釋迦牟尼,本名悉達多·喬達摩(梵文:Siddhārtha Gautama,Siddhāttha Gotama)(前623/563/480年—前543/483/400年),古南亞地區的思想家、教育家、宗教家、哲學家、婆羅門教的改革家,佛教奠基人。釋迦牟尼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的王族家庭,為剎帝利種姓。佛教傳入中國後,信眾多稱釋迦牟尼為佛祖。 佛教認為釋迦牟尼是世間最尊貴者,弟子與信徒常以世尊稱呼釋迦牟尼。但佛教徒認為,佛不是神明,並非宗教意義的神,因為諸佛都本來自人,只是覺悟了而已,經典如《法華經》也認為「眾生皆可成佛」,《增壹阿含經》:「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因此,佛教被認為信奉無神主義。但隨著佛教教義東傳,在中國發展歷史悠久,逐漸形成「漢傳佛教」,更於魏晉南北朝時由中國政府大力宣傳,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普遍信奉佛法。北魏甚至把天子形象融入佛像之中,南梁武帝更因信佛而多次捨棄皇位,出家為僧。到了魏晉南北朝末年,由於漢傳佛教與民間信仰融合,佛教聖人基本上已被神格化。 佛又稱如來,在佛典認定是教化我世界之佛,故稱我佛;又尊稱本師佛,從明朝開始,漢地尊稱釋迦牟尼為如來佛祖或如來佛,清代滿人則稱釋迦牟尼為佛爺。
傳統姓名釋義
喬達摩(梵語:Gautama,Gotama)又音譯作瞿曇、喬答摩,是釋迦族的姓氏,傳統上認為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姓,源自釋迦族祖先喬達摩仙人的名字,其在劫比羅城和天示城等的族裔稱為釋迦族。《梨俱吠陀》作者之一左天大仙(Vāmadeva)之父是七仙人之喬答摩仙人,有傳說釋迦族或與之有關。 釋迦族的姓氏除了「喬達摩」、「日種」、「甘蔗種」之外,《佛本行集經》還記載有個稱呼是「奢夷耆耶」,以住處為姓故稱「舍夷」。 悉達多(梵文:Siddhārtha,Siddhāttha)或譯悉達陀、悉達,意思是「吉財」、「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薩婆曷剌他悉陀」(梵文:Sarvārthasiddha),意為「意義成就」或「一切義成」,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名字。佛陀傳記中,淨飯王還為他起了其他的名號如「天中天」和「千象力」等,佛陀證道後不希望人們仍以俗世時名號稱呼如來。 釋迦牟尼是後人對佛陀的尊稱。「釋迦」是他所屬的部族釋迦族的名稱,有「能」、「勇」的意思;「牟尼」又音譯爲「文」,意為「仁」、「聖賢」、「禁慾修道僧」、「寂默」,所以又譯作「能仁寂默」、「釋迦文佛」、「能仁佛」等。按古印度傳統,「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乞食、離欲修道、修行成就者的稱謂,在《梨俱吠陀》的誦詩中,曾經記載一種出家修行者,稱為「牟尼」,他蓄長髮、著褐色的髒衣、可以飛行空中,喝飲毒汁而無恙。「釋迦牟尼」可意譯為「來自釋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釋迦族的聖人」。 此外,大乘佛教對他又有不同的尊稱,如《華嚴經》中又稱他為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是光明遍照的意思,俗謂大日如來。依照大乘佛教不同派系的見解,或認為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釋迦牟尼佛為應化身,而報身稱為盧舍那佛。
生平事跡
釋迦牟尼佛的生卒年,未記載於佛教前四次結集的早期三藏中,歷來眾說紛紜,詳見後文傳統記載和考證研究章節。早期三藏中也未包括佛生平的專門記載,經藏中的佛經緣起部分,偶有些似傳記的敘述,而佛陀傳記原型以《譬喻經》形式收錄在《律藏》中;佛陀言行和教法是經律記錄的重心,佛陀本人的生活同教義並不太牽連,並未引起三藏結集者的重視。在佛教廣為流行後,佛教徒對佛陀的卓越人格逐漸發生興趣,《本生經》和部份《譬喻經》從《律藏》中輯出編入《雜藏》或《經藏》,而更詳盡的敘事文字遂在流行經典和變化多端的傳說中而有所闡述。最早的佛陀生平傳記,是佛陀滅度六百年後馬鳴菩薩所著的《佛所行讚》(《佛本行經》),大乘佛教的佛陀傳記有《佛本行集經》、《普曜經》和《方廣大莊嚴經》。 2013年《美國國家地理》在尼泊爾藍毗尼新近考古發現約前550年的古蹟,認爲釋迦佛的生活年代在西元前6世紀,出生年可能比人們認知的還要早。
入胎
佛在世時,印度北部有十六大國,有傳說稱剎帝利種姓的共同祖先是劫初時諸有情公選的「大同意王」(摩訶三末多王),釋迦族屬剎帝利種姓,統治了東北部邊緣的一些城邦及聚落,這些小國以憍薩羅為宗主國,釋迦牟尼即出生於釋迦族統治的迦毗羅衛國。釋迦牟尼的父親是劫比羅城淨飯王,他先後娶天示城善悟王女兒「大幻化」和「幻化」為妻,釋迦牟尼為「大幻化夫人」(摩耶夫人)所生。 根據《八十誦律》等記載,釋迦牟尼佛入胎時摩訶摩耶夫人做了四種夢:
摩訶摩耶夫人將此事奏告淨飯王。淨飯王召集了些相師婆羅門,請他們解夢。他們回答:「王大夫人必當生男,具足三十二丈夫之相,莊嚴其身。若紹王位,當乘金輪,伏四天下。若出家修道,證法王位,名聞十方,作眾生父。」
誕生
根據《八十誦律》、巴利文《中部·希有未曾有法經》和《長部·大本經》記載,摩耶夫人在其父王的蘭毘尼園無憂樹下,站立生下了釋迦牟尼。《中阿含經·未曾有法經》和《長阿含經·大本經》有佛從母右脇出生的說法。 於此有一傳奇,悉達多太子誕生後向四方行七步,環顧四週,說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之偈句。 仙人阿私陀,在聽聞太子出生後,立即來到王宮。阿私陀以天眼通觀其未來,起初面露微笑,但一會之後,卻又顯出悲傷。一旁圍觀的人都被他的怪異神情弄得不知所措。他解釋說,他微笑是因爲太子必定覺悟成佛;他悲傷是因爲他自己不久於人世,往生無色界,如此他就無法由覺者過人的智慧中得益。
早年生活
釋迦牟尼降生七日,母親摩耶夫人過世,升上忉利天,於是佛大放光明,祝福母親,而天龍八部皆奔來朝拜釋迦牟尼、緬懷摩耶夫人,故稱佛顯日。並由摩訶波闍波提(Mahāprajāpati Gautamī,也譯為「大愛道·瞿曇彌」)撫養成人,有說只稱「乳母」撫養未具姓名。大乘佛教中的佛陀傳記說大愛道·瞿曇彌是佛陀的姨母。 他從八歲開始,向毘奢婆蜜多羅學習文化,向羼提提婆學習武藝,從小在宮中過著舒適的生活。成年後,為他建了春、夏、冬三幢宮殿,《佛本行集經》等記載他有三位夫人,第一夫人是釋種女耶輸陀羅或瞿夷,並與她生有一子羅睺羅。自16歲娶妻,在差不多13年的幸福婚姻期間,他過着在一般人眼中看似舒適且豪華的生活。也正因爲如此,他的感受與一般人也是不一樣的,對自己對世界會有更多更深的困惑與不安。
出家修行
29歲那年是釋迦牟尼一生的轉捩點,他的兒子羅睺羅在那年出生。釋迦牟尼外出巡遊時,恰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人稱四門之遊,釋迦牟尼經常在閻浮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馬出家修道。 釋迦牟尼為了尋求解脫,遍訪名師,遇阿羅邏伽藍。阿羅邏爲數論派上師,釋迦牟尼要求按照阿羅邏伽藍的教義和教規過梵行生活。這種教義主張通過一系列禪定功夫,達到無所有處定的禪定狀態(以色空識三者均無所有故名)。不久釋迦牟尼達到了阿羅邏所教導的一切,使阿羅邏嘆服不已,建議釋迦牟尼一起領導他的沙門團體。然而釋迦牟尼卻不滿足於這種學説而選擇退出。仍未成道的他接著又跟隨鬱陀羅摩子(IAST)修行,得到非想非非想處定(又譯作非有想非無想定)的禪定狀態。但是他認為這仍然不是解脫的境界,然而釋迦牟尼已經找不到老師。
悟道成佛
於是釋迦牟尼與五比丘在苦行林中修苦行6年,忍受飢餓痛苦。在一次苦行中昏倒了,巧遇一位牧羊女供養了羊乳後恢復精神體力,便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修行應取中道而修。於是便轉往菩提伽耶,於菩提樹下舖設吉祥草,跏趺而座。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記載,釋迦牟尼於座上下定決心發願道:「且讓我剩下皮,且讓我剩下腱,且讓我剩下骨頭,且讓我的血肉乾枯。除非能證悟一切知智,否則我絕不從此座起身。」依《南傳大藏經》記載,釋迦牟尼入四種禪,得三明,現觀四諦與十二緣起而成無上正等正覺。 北傳佛教說,釋迦牟尼發願不成正覺,永不起身。直到了第七日中的第七夜,天正曉明,瞻望明星而悟道。悟得三明與四諦,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
傳播佛教
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之後,在鹿野苑開始傳教(佛教稱初轉法輪),爲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說「四聖諦」,「八聖道」,「無我相經」,此為出家僧團的開端。後來波羅奈國長者之子耶舍,與其他四位友人,一同加入僧團,成為佛陀弟子,隨後城中其他豪族有五十人也加入,僧團在此擴張,也開始有了在家居士的護持,耶舍的父母,成為僧團第一位優婆塞、優婆夷。舍利弗、目犍連在聽到馬勝比丘說法後,率二百弟子加入僧團;隨後迦葉三兄弟率領一千名弟子加入,佛陀的千二百五十弟子常隨遊行,是釋迦牟尼佛陀僧團的骨幹,又稱常隨、常隨眾。 佛陀的教團以此為中心,逐漸擴大教化。淨飯王聽到佛陀的消息,派遣侍者前往,邀請佛陀回國說法。釋迦族的貴族子弟,如富樓那尊者、阿難陀、提婆達多、難陀等人,紛紛加入僧團。此後說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許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大迦葉等。他為了度化眾生,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憍薩羅、拔沙三國為中心,曾在舍衛城祇園精舍說法25年。
三轉法輪
阿含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在波羅奈國鹿野苑「轉法輪」說四聖諦,以示轉(初轉),教轉(二轉),證轉(三轉),三次宣說四聖諦,稱為三轉法輪。 而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在色究竟天先說《華嚴經》,但此了義之教甚難領會,所以佛陀漸次成熟不同根性的眾生的善根,使眾生入於佛乘。在《解深密經》中即說明佛在人間「初轉法輪」先從四聖諦(即苦集滅道)開始,說明眾生的流轉到煩惱的還滅;此係列的經典為《阿含經》。「第二轉無相法輪」,藉由體解世間一切法皆空無自性,認知到煩惱生死和涅槃是不二的。因此在升起悲憫眾生的大慈悲心同時,有能力不住於涅槃,直至成佛以前不證入實際,能在無數阿僧祇的時間中利益眾生,使其入於無餘涅槃;此階段的經典為《大品般若經》及《小品般若經》。有些眾生不瞭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分別解釋,「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唯識方廣諸經、《如來藏經》、《妙法蓮華經》,以更顯了的方式說明般若經等開示的「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對「未種善根,未清淨障,未成熟相續,未多修勝解,未能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的眾生看來,這道理深而又密,所以必須以方便解釋一番,才能淺顯明瞭,能信能解,究竟了義。
進入涅槃
佛陀八十歲時在毗舍離城坐雨安居,宣佈將在三個月後進入入滅(般涅槃、涅槃、圓寂),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食用鐵匠純陀(又譯準陀、真達、周那)供養的世間奇珍栴檀樹耳(Sukara-maddava),重病發作(南傳佛教記載為痢疾,北傳佛教記載為背痛)。釋迦牟尼口渴,讓阿難去給他打水喝。釋迦牟尼佛喝完,同弟子們繼續向前走。走到拘屍那揭羅醯連尼耶跋提河的岸邊,佛告知弟子們將入涅槃,命阿難在娑羅雙樹中間鋪下臥具(《雜阿含經》記載為“繩牀”),頭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側偃臥,左足置右足上,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夜裡須跋陀羅(Subhadra)去求佛開示,成為佛陀的最後弟子,並在佛陀涅槃之前先行早一步圓寂,佛陀最後於拘屍那揭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涅槃。火化後的舍利由摩揭陀國王阿闍世和釋迦族等八王帶回建塔(即舍利塔)供養。
弟子
佛陀在世說法時,有著名的十大弟子,他們是:摩訶迦葉(頭陀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羅睺羅(密行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優波離(持律第一)、迦旃延(論議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比丘尼眾中的佼佼者,則有大愛道比丘尼、蓮花色比丘尼、差摩比丘尼等。
身後事跡
在佛涅槃後的坐雨安居,摩訶迦葉率五百大阿羅漢,在王舍城外集會合誦經典;由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出經藏。經過大眾認可,這是佛教的第一次結集。此後弟子們陸續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又通過多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佛教在印度孔雀帝國阿育王時代傳遍印度全境並對外傳播至斯里蘭卡、金地等地。 關於釋迦牟尼佛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無論是大乘佛教、部派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中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 西元十二世紀後佛教在印度本土絕跡,隨著現代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全球宗教。
紀念日
南傳佛教訂定的佛誕與涅槃日為同一日(衛塞節),在新曆五月的滿月,一般即農曆四月十五日。 漢傳佛教地區,一般將佛誕日定在農曆四月初八,將佛出家日訂為二月初八,佛成道日訂為十二月初八,佛滅日(佛涅槃日)則為二月十五。日本與朝鮮半島的佛誕節可說源於中國佛教,一般基本上沿用了四月初八的說法。 漢傳佛教稱四月十五日為「佛顯日」或「佛吉祥日」,認為佛在出生七日時,顯示種種祥瑞,而天龍八部紛紛奔來聚會供佛,屬於佛誕的餘緒,通常與佛誕合併慶祝,而不獨立慶祝。 朝鮮半島地區的燃燈會,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前的週末,用以慶祝釋迦牟尼佛的誕辰。
生卒年傳統記載
釋迦牟尼佛的生卒年未記載於佛教前四次結集的早期三藏中,歷來眾說紛紜。
南傳佛教
南傳佛教作西元前624年至前544年,或西元前623年至前543年。 南傳上座部佛教中,錫蘭、緬甸傳說,釋迦牟尼入滅於西元前544年;暹羅、高棉,傳為西元前543年。依《菩提伽耶碑記》,有人認為佛滅應為西元前546年。
漢傳佛教
出後漢書列傳七十八,案漢法本內傳記載,佛陀出生為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壬申之年十九出家。在漢統師記載,佛十九出家。當周昭王四十二年壬申之歲。佛入涅槃,壬申之年二月十五日,當周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歲。 案周書異記載。周穆王即位五十二年壬申歲二月十五日。 從過去史實所紀錄,以漢代印度摩騰、竺法蘭二尊者,魏書沙門曇謨最,加上近代虛雲法師等說法, 佛陀出生時間是周昭王在位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涅槃時間為周穆王在位五十二年壬申歲二月十五日為正確。所以佛陀涅槃時間離現今認知更久遠,約西元前1027年,若以此年號為佛曆,計算方法為佛曆減去1027年即西元年曆。如虛雲老和尚當時為佛曆二九八二,即西元一九五五年。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格魯派,又傳有西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滅之說。
種族相貌傳統記載
在《八十誦律》中記載,在迦葉波如來出世時,波羅痆斯城王為吉枳,百餘代後人喬達摩仙人有二子,有四名號,後代承襲自稱“日種”、“甘蔗種”,姓“喬達摩”;百餘代後,補多勒迦城增長王立幼子為儲,年長四子至雪山下弶伽河側,近劫比羅仙人所住之處,先結廬後立劫比羅城,再立天示城,因其“大能”而得名“釋迦”,其子孫萬代以為族名。釋迦牟尼的姨母稱為瞿曇彌(Gautamī),其父族與母族拘利族爲同姓親族。毘琉璃王誅滅劫比羅城之時,城中部份人脫逃至末羅國和尼波羅國各地,另有傳說有四支釋迦族遷出在印度境內西北部另立四國。 按照印度人心目中的轉輪王外貌特徵,佛經記載釋迦牟尼擁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又有八十種好。佛陀因具足大丈夫相和福澤親族眷屬,而常比喻為“公牛王”(梵語:vṛṣabha, ṛṣabha,巴利語:usabha, nisabha),翻譯時或略為“牛王”。佛法也常比喻為牛王正道。 在《雜阿含經》中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稱佛陀為「領羣特」即「領羣之牛父」,而在相應的《別譯雜阿含經》中對應稱呼為旃荼羅,即婆羅門誤認釋迦牟尼為賤民。南傳《經集·無種姓者經》(有譯為《賤民經》)中的對應段落,婆羅墮闍婆羅門稱釋迦牟尼為「禿髮者」、「沙門」、「無種姓者」(梵語:vṛṣala,巴利語:vasala),其中的「無種姓者」即是賤民之義。《經集·孫陀利迦婆羅墮闍經》記載了另一個婆羅墮闍婆羅門與佛陀會面的情況:婆羅門只能從外貌上看出佛陀是「沒有頭髮者」和「沙門」,佛陀也不再宣稱自己的剎帝利種姓,進而婆羅門問佛陀是否是婆羅門,並要考問吠陀知識來驗證,婆羅門不能從外貌上判定出佛陀的種姓。 在佛陀在世時有六個部族全族信佛,在《巴利律藏·七百犍度》記載中,毘舍離結集雖然批判了六族中的毘舍離跋闍子比丘有十事非法,但對其地域族羣名稱使用的依然是 vesāli(毘舍離)未至於 vasala(無種姓者、賤民)。
考證研究
姓名考證
現代有研究者認為釋迦族是剎帝利種姓,不應以婆羅門仙人的名字為姓氏。如中國語言學家季羨林宣稱,「喬達摩」(Gautama)是依照古印度貴族的習慣,借用婆羅門氏族名而取的另一個名字,非姓氏。
生卒年考證
佛陀生卒年考證,與佛教信仰本身關係不大,關切與爭論涉及到,從佛滅至阿育王灌頂之間,教派付法祖師的記載中,有五師三代或五師五代;在記載中的一百餘年或兩百餘年間,甚至更長的時間段內,祖師們和作為時間參照的諸王需要有足夠長的壽命,得以不間斷傳承。
文獻考證
南傳《善見律毘婆沙》與《島史》記載,佛滅後218年,阿育王即位;漢傳佛教的文獻則記載,佛滅後116年,阿育王即位。西方學者基於南傳佛教對摩揭陀國王世系的記載,推算釋迦牟尼入滅時約為西元前五世紀早期,支持此論點的人有呂澂等人。 日本學界,質疑南傳記載中在這兩百餘年間斯里蘭卡只有五王相繼在位,和《島史》所稱阿育王時代第三次結集成立《論事》前佛教已經分裂為十八部派,如小野玄妙、宇井伯壽、水野弘元、平川彰等人,還有中國的印順法師,根據漢譯印度各部派三藏史獻的考證、比對及研究,認可阿育王即位於佛滅後116年。如果以佛滅116年為阿育王灌頂年,則釋迦牟尼涅槃約為西元前387年到前384年間。如果以佛滅116年為阿育王自立為王的一年,再過三年才灌頂,那末佛滅應為西元前390年到前387年間。
考古發現
2013年,由考古學家康寧漢率領的國際考古隊,在藍毗尼的摩耶夫人廟內的一個磚造阿育王廟底下,挖掘出一個木造結構遺跡,研究人員以放射碳定年法和光釋光測年法,推斷該考古場址發現的木炭碎片和沙粒,推斷這個古代神廟存在於西元前6世紀。出土的木造結構設計中有個開放空間,似乎曾有一棵樹從這裡向外生長,地質學研究也支持這個寺廟中央露天地方有樹根存在。 這顆樹有可能是傳說中釋迦牟尼出生的無憂樹(一說為娑羅樹)。研究人員認為,如果這個古代神廟是由釋迦牟尼信徒所建,則釋迦牟尼可能生活於西元前6世紀之前。這可能是第一個將佛陀出生地,和他創立的佛教與特定年代連結起來的考古文物,但因為當地自古有崇拜樹神的傳統,這個神廟的興建是否與佛教有關,學界尚未得到一致共識。
種族考證
釋迦牟尼佛出身釋種,傳統上認為,他們出身剎帝利種姓,為雅利安人後裔,《增一阿含經》有記載稱,佛陀最初僧團的主體是迦葉三兄弟及其一千弟子,而釋迦族認為這些婆羅門「顏貌極醜」。 19世紀,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指出,現存婆羅門與剎帝利氏族的系譜有長久的偽造傳統。低階層婆羅門會為各地部落領導人偽造出身,讓他們可以成為剎帝利氏族。剎帝利氏族實際上可能是由印度各地土著部落各自發展出來的,並非單一起源於北方雅利安人。 1950年代,美國籍的立陶宛考古學家瑪利亞·金布塔斯提出墳塚假說,稱印度的雅利安人源自高加索白色人種,經過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由印度西北方,逐步往東南拓展。印度的雅利安人膚色比印度土著民族達羅毘荼人要淺白,外貌差距較大,學者曾較為普遍的認為,印度婆羅門以自身種姓為傲,輕視低種姓和印度原有民族,是其自認純粹雅利安人並對其他人種加以種族歧視。現代有學者據此認為,釋迦牟尼佛應不是純粹雅利安人。加上釋迦族僻處雅利安人國土邊緣,釋迦族的血統應出身自印度東方土著民族即黃色人種。 印順根據《雜阿含經》記載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誤認釋迦牟尼佛為領羣特,或旃陀羅的事例,認為「領羣特」可以解釋為「領羣的特牛」,牸牛(vaśā:母牛)與毘舍離 vesālī 語音相近,釋迦族與毘舍離人有共同祖先,正統婆羅門有種族上的歧視,輕視毘舍離人,釋迦族因此也同樣遭到婆羅門的歧視;釋迦族的血統近於喜馬拉雅山脈土著人,如尼泊爾的克拉底人、內瓦爾人等、不丹人與錫金人,而非雅利安人,如尼泊爾的廓爾喀人等。 佛教傳統和學術研究的各種說法,目前皆缺少直接證據可以證實。
時代背景
在佛陀時代之前,上古原始印歐人遺留下來的信仰,被稱為婆羅門。他們經常會呼喚神的協助。在戰勝之後,則感謝神靈的幫助。他們並不怕死,並認為戰死之後可以光榮上升天堂。因此,古婆羅門教之中,充滿了許多祭祀的儀式,以及贊頌神的讚美詩。這些儀式及讚美詩都收在《吠陀》經典之中,梵語是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唯一語言。負責宗教儀式的人,稱為婆羅門。負責戰鬥的武士階層,則稱為剎帝利。 但是印度東南部居民信奉的當地本土宗教,他們的代表人物,則是沙門。沙門崇尚出家苦行,在原野獨居,修道時不結婚生子,整日端坐不動以求進入禪定。他們不相信《吠陀》中記載的神祇以及昇天之說,但他們相信輪迴轉世,認為今生所做所為(稱為業),會影響到來世的好壞。要脫離輪迴,唯一的方式就是通過苦行而得到解脫。《梨俱吠陀》中所說的「牟尼」,也是屬於沙門中的一種。 西元前第七、八世紀興起了《奧義書》信仰,與婆羅門教信仰不同,受到沙門傳統的影響,他們相信輪迴業報,崇尚禪定苦行,但是他們也相信古婆羅門經典,追求梵我合一。奧義書信仰以祕密傳授的方式,主要流傳在剎帝利階層中,後者對婆羅門階級不滿,認為宗教特權不能由他們獨佔。在後世,逐漸形成了婆羅門六派信仰中的數論、瑜伽二派。 佛教興起之前,印度有許多不同的宗教流派,但基本屬於婆羅門、沙門這兩種傳統。佛陀本人曾經向數論派的一名上師阿藍迦藍學習無所有處定,向鬱頭藍弗(Udraka Rāmaputra)學習無想定(Asamjni samapatti),也曾加入苦行沙門,一天只食一顆麻麥。因此也認為佛教興起之初屬於沙門團體的分支。在教義上,佛教與耆那教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這也是因為他們同屬於沙門傳統所致。
語言
釋迦牟尼佛的主要活動範圍,在恆河兩岸的憍薩羅國、摩揭陀國和毗舍離國之間,所以他說法使用的語言很可能是印度東部的方言摩揭陀語。佛滅後,弟子們編纂經典時使用的語言,也應該是摩揭陀俗語;但是隨著佛教傳播地區的逐漸擴大,在各種方言的影響之下,佛教語言不可能保持純粹單一。各方言本身也在演化,學者稱摩揭陀俗語後來演變為半摩揭陀語,在發現阿育王摩崖敕令和石柱刻文後,學者對於摩揭陀俗語開始有了更多的瞭解。 根據南傳佛教覺音等人的說法,現存的巴利語就是摩揭陀方言,也就是佛陀所使用的語言。但是古印度語言學研究者認為,巴利語應該是來自印度西部的方言,與源自東部的摩揭陀語不同,但它很可能受到摩揭陀語的影響,從而接受了它的某些特徵。 佛教的理論是關於解脫的理論,語言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佛陀拒絕弟子要求依婆羅門傳統以梵語為統一的傳教語言,而允許弟子以自己的方言語音來持誦佛陀所說教法。因此早期的佛教經典不以梵語誦持,經律到後來才混合梵語進而出現梵語版本。
史學界觀點
存世最早的佛經文本犍陀羅佛教原稿的書寫時間,在西元前1世紀至3世紀之間,悉達多·喬達摩的事蹟,在生前及死後二百餘年內,並無任何歷史文獻記載。西元前249年,阿育王於蘭毘尼所立的阿育王石柱上,有如下文字:「釋迦牟尼生於此地,石欄石柱爲至尊而立,蘭毘尼之稅收減至八分之一…」。 在歷史研究者看來佛陀生平的描述多屬於訴諸默認,更多基於訴諸無知的後世描述中悉達多的生平常伴隨超自然現象。豪族/部落領袖之子出家成道是沙門運動時期故事的常見主題,耆那教中與喬達摩同時代的笩駄摩那有着非常類似的故事。不過根據佛教典籍記載佛陀於拘屍那伽示現大涅槃時笩駄摩那早已離世,史學研究還有待考量。
其他宗教的喬達摩·悉達多
印度教多數教派認爲佛陀是毗溼奴十化身中的第九化身,他出現的目的是爲了否定婆羅門的犧牲祭祀,倡導不殺生;也要迷惑一些智根淺薄的世人遠離吠陀經典。但也有個別教派認爲不是這樣。 歷史認爲基督教聖徒貝爾拉姆與約瑟伐特取材自喬達摩·悉達多的故事。
有關列表
家譜
以下為釋迦牟尼的家譜:
七世祖大善生王。 六世祖師摩懿王。 高祖憂陀羅王。 曾祖瞿羅王。 祖父師子頰王,與妻子迦旋娜(Kaccanā)育有四子。 父親:前6世紀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是由迦毗羅衛城的上層階級所推選出來的執政官,釋迦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國王,同時也是一位剎帝利(屬於武士階級的國王)。
家庭
生母:拘利族天臂城主善覺大王的胞妹摩耶(大幻化夫人,天示城善悟王的女兒)。生釋迦牟尼,產後七日病逝。 繼母、姨母或乳母: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Mahāprajāpati Gautamī,也譯為「大愛道·瞿曇彌」)。大幻化夫人之妹,天示城善悟王的女兒。大乘佛教佛陀傳記說大愛道·瞿曇彌是釋迦牟尼的姨母。 姊妹:公主難陀,淨飯王所生,母不詳。 弟弟:王子難陀,淨飯王所生,母不詳。 正妻:耶輸陀羅,釋迦牟尼佛的表妹。與釋迦牟尼結婚並育有一子羅睺羅。 長子:羅睺羅,7歲出家,成為釋迦牟尼的弟子之一。 另有兩名夫人虞閉迦、蜜裏誐惹,皆無子女。
父系親戚
姑婆耶輸陀羅(與釋迦牟尼妻子同名,祖父師子頰王之妹),婚配天臂城主阿拏釋迦王 二叔白飯王,育有2子 堂兄提婆達多 堂弟阿難(十大弟子之一) 三叔斛飯王,育有2子 堂弟摩訶男(五比丘之一) 堂弟阿尼律陀(十大弟子之一) 四叔甘露飯王,育有2子 堂弟婆娑 堂弟跋提(即小賢,五比丘之一) 姑姑甘露(善覺王妃)
母系親戚
外公天臂城主阿拏釋迦王,婚配外婆耶輸陀羅,育有三名舅舅、一名姨姨:
大舅天臂城主善覺王 表弟提婆 表妹兼妻子耶輸陀羅 二舅阿若憍陳如(摩耶夫人之弟、五比丘之一) 三舅十力迦葉(摩耶夫人之弟) 小姨摩訶波闍波提 親戚阿說示(五比丘之一)
師長
文化導師:毘奢婆蜜多羅 武藝導師:羼提提婆
文藝作品
《西遊記》中的如來佛祖。 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蟲漫畫作品《佛陀》(1972年)。 佛光山釋星雲《釋迦牟尼佛傳》(1955年)。 「浴佛節」所供之佛像,多取幼年時悉達多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之形象。
影視形象
《佛典故事》(仏典物語)(1986年日本OVA動畫):田中秀幸配音。 《小活佛》(1993年):基努·李維飾演成年悉達多太子直至證道成佛。 《佛陀》(2011~2014年日本動畫電影):吉岡秀隆配音。 《釋迦牟尼佛傳》(2013年香港電影):徐天佑和呂良偉分別飾演少年和成年悉達多。 《佛陀》(2014年電視劇):希曼叔·索尼(Himanshu Soni)飾演成年悉達多;維謝什·班薩 (Vishesh Bansal)飾演幼年悉達多。
參見
佛 佛教 如來 三世佛 十大弟子
註釋
引用
外部連結
佛陀的緣起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佛陀釋迦牟尼生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南傳經典中的佛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釋迦牟尼佛傳原典選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印順法師對佛教傳說的理解與運用 鹿野苑佛陀說法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National Geographic 一佛乘 一切善見律注序 七仙人 七百结集 七覺支 三世佛 三乘 三十七菩提分法 三十七道品 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三十五佛懺悔法門 三學 三宝 (佛教) 三摩地 三明六通 三明(佛教) 三期法运 三武灭佛 三法印 三界 (佛教) 三相 (佛教) 三藏 三藏法师 三轉法輪 上座部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 不丹 不丹佛教 不杀生 不空成就佛 世亲 世尊 世間 世間無量威德自在光明佛 业处 东南亚佛教 东密 中东佛教 中亞佛教 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雕塑 中國佛教 中道 (佛教) 中部 (佛經) 中阿含經 义净 义见佛 乌仗那 乔答摩 乔达摩 乔达摩仙人 九分教 九次第定 乾隆大藏經 二十八佛 二諦 互联网档案馆 五分律 五戒 五方佛 五比丘 五蓋 亡人落道 人道 (佛教) 人間佛教 仁波切 仙人 仙人 (印度神话) 伊朗佛教 伏藏 伏藏師 优波离 佈施 佛 佛像 佛光山 佛出家日 佛吉祥日 佛學大綱 佛寺 佛性 佛成道日 佛所行讚 佛教 佛教与身体 佛教中的女性 佛教人物列表 佛教伦理 佛教修行制度 佛教历史 佛教和心理学 佛教和性 佛教和科学 佛教和西方哲学 佛教哲学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 佛教大綱 佛教建築 佛教戒律 佛教時間線 佛教派别 佛教现代主义 佛教環保運動 佛教用语列表 佛教相关條目索引 佛教经济学 佛教聖地 佛教與墮胎 佛教與暴力 佛教與自殺 佛教藝術 佛教象征符号 佛教音樂 佛本行經 佛本行集经 佛果 佛滅 佛滅日 佛爺 佛经 佛般泥洹經 佛誕 佛誕日 佛誕節 佛說十二遊經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 佛說普曜經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佛說處處經 佛足石 佛陀 佛陀 (印度電視劇) 佛陀 (漫畫) 佛陀名號列表 佛陀的家庭 佛陀的神迹 佛顯日 俄罗斯佛教 信 (佛教) 修行本起經 假名 (文字) 傳奇 僧伽 僧團 優婆塞 優婆夷 優婆摩耶 優婆離 光耀佛 克拉底人 入世佛教 入灭 內瓦爾人 內蒙古宗教 八十八佛洪名寶懺 八十種好 八大圣地 八敬法 八正道 八聖道分 八關齋戒 公案 六因五果 六度 六祖坛经 六道 冬至 净饭王 出世間 出家 出家眾 出離 初期佛教 别译杂阿含经 刹帝利 前543/483/400年 前623/563/480年 前五世紀 力 (佛教) 劫比羅 劫比羅城 北傳佛教 北魏 十事 十事非法 十二分教 十二因緣 十二因缘 十二缘起 十八界 十六大國 十善 十大弟子 十方佛 十方諸佛諍論 十界 半摩揭陀語 卍 南亚 南亞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 南传佛教 南传菩萨道 南傳佛教 卫塞节 印尼佛教 印度 印度佛教 印度教 印順 即身成佛 原始佛教研究 原始印欧人 受 古印度 古塔列表 台密 台灣佛教 吉岡秀隆 吉祥佛 同性戀與佛教 吠舍佉月 吠陀 吠陀宗教 吠陀梵語 呂澂 呂良偉 周利槃特 呬摩呾羅 哲學家 唐密 唯識 商彌 善女子佛教女眾國際協會 善意佛 善慧佛 善星 善生佛 善見律毘婆沙 善覺王 喇嘛 喜 (佛教) 喜见佛 喜馬拉雅山脈 噶舉派 四依四不依 四分律 四向四果 四圣谛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部洲 四念住 四月初八 四梵住 四正勤 四神足 四聖諦 四護衛禪 四谛 四門遊觀 四门出游 因果论 (佛教) 国家地理 (杂志) 圆觉经 國際音標 圓寂 土著 圣者 在家眾 地獄 (佛教) 地藏菩萨本愿经 坐雨安居 城邦 基努·李維 基督教 報身 增一阿含經 增壹阿含經 墳塚假說 声闻 夏至 多宝佛 大乘佛教 大乘非佛說論諍 大千世界 大史 大品般若经 大唐西域記 大圆满 大幻化夫人 大庄严论经 大悲咒 大愛道 大日如來 大日經 大智度論 大本经 大正新脩大藏經 大毘婆沙論 大眾部 大般涅槃经 (上座部) 大般若经 大藏经 大迦葉 天人 (佛教) 天台宗 天台宗判教 天眼通 天龍八部 央掘魔羅 奢摩他 奥义书 如來 如來佛 如來佛祖 如來藏 如來藏經 如来 如来佛祖 妙法莲华经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玄贊 委内瑞拉佛教 姨母 威妥瑪拼音 威音王佛 娑婆世界 娑羅樹 婆浮羅之敕文 婆罗米文 婆羅墮闍 婆羅豆婆遮 婆羅門 孔雀帝國 孟加拉國佛教 季羨林 孫陀利迦婆羅墮闍經 宁玛派 宇井伯壽 安那般那念 宗主国 宗喀巴 宗教 官话 密宗 富樓那 富樓那耶奢 寮國佛教 寶生佛 对佛教的批判 小乘佛教 小品般若经 小活佛 小緣經 小部 (佛經) 小野玄妙 尸棄佛 尸羅 尼柯耶 尼泊尔 尼泊尔佛教 尼泊爾 尼波羅國 居士 居士戒 島史 左天大仙 差摩比丘尼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 巴利三藏 巴利律藏 巴利文 巴利文大藏經 巴利語 巴基斯坦佛教 巴西佛教 师子颊王 希有未曾有法經 常隨 常隨眾 平川彰 平文式罗马字 康寧漢 康熙字典 廓爾喀人 廣韻 开悟 弗沙佛 彌勒菩薩 彌遮迦 律宗 律藏 徐天佑 心相續 忉利天 忍 (佛教) 忏悔 念佛 怛特羅密教 思想家 恆河 悉地 悉达多 (小说) 悲 (佛教) 惠能 想 (佛教) 愛 (佛教) 慈 (佛教) 慈悲 慧 (佛教) 慧遠 憍薩羅 憍薩羅國 憍陈如 應化身 成佛 成唯識論述記 成就义佛 手塚治虫 护卫经 拔沙 拘利族 拘娑羅 拘尸那揭罗 拘尸那揭羅 拘留孫佛 拘那含佛 捨 (佛教) 提婆 (人名) 提婆達多 提舍佛 摩揭陀 摩揭陀国 摩揭陀語 摩耶 摩耶夫人 摩耶夫人寺 摩訶三末多王 摩訶波闍波提 摩訶男 摩訶菩提寺 摩訶菩提樹 摩訶迦葉 放射性碳定年法 放生 教判 教授尸迦羅越經 教育家 数论 (印度哲学) 数论派 文化观光部2000年式 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 文莱佛教 斋食 斯里兰卡佛教 斯里蘭卡 斯陀含 新加坡佛教 方广锠 方廣 方廣大莊嚴經 方言 施饿鬼 旃荼罗 旃陀羅 无常 (佛教) 无所有处 无明 无神论 无色界 无著 日本 日本佛教 日本佛教建築 日本汉字 明朝 春分 普拉克里特语 普曜經 智调佛 智顗 暹羅 曼怛羅 曼荼羅 月蝕 有情 朝鮮半島 朝鮮漢字 朝鲜佛教 末罗 末羅國 本生 (佛教) 本生經 東亞佛教 果位 柬埔寨佛教 栴檀樹耳 根 (佛教) 根本分裂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格西 格魯派 梁武帝 梨俱吠陀 梵唄 梵我合一 梵文 梵網經 梵行 梵衍那 梵語 楞伽經 楞嚴經 業 業 (佛教) 欲界 欲界天 正觉 武士 武藝 比丘 比丘尼 比利时佛教 毗卢遮那佛 毗奈耶 毗婆尸佛 毗湿奴 毗舍婆佛 毗舍離國 毗舍離城 毘琉璃王 毘盧遮那佛 毘舍離 毘舍離結集 民間信仰 水野弘元 汉传佛教 汉地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汉语拼音 沙彌 沙彌尼 沙門 沙門運動 法 (佛教) 法供 (佛教) 法句經 法器 法国佛教 法會 法界 法相宗 法華文句 法见佛 法身佛 法難 波斯匿 波罗蜜 波羅奈 波羅奈國 波羅密 波羅提木叉 波羅痆斯城 波阇波提 注音符號 泰國佛教 泰语 浴佛節 涅槃 涅槃經 淨土五經一論 淨土宗 淨土法門 清代 滅諦 满人 漢傳佛教 漢傳佛教宗派 澳大利亚佛教 灌頂 灭谛 烏茲別克斯坦佛教 無上正等正覺 無想定 無憂樹 無我相經 無種姓者經 煩惱 (佛教) 燃灯会 燃灯佛 牟尼 牺牲 犍陀羅佛教原稿 献身 (佛教) 玄奘 玉篇 王族 王舍城 王舍城結集 現代標準漢語 現量 琉球文 瑜伽 瑜伽師地論 瑜伽論記 瑪利亞·金布塔斯 用智能佛 田中秀幸 畜生 異出菩薩本起經 異部宗輪論 痢疾 白色人种 白話字 皈依 皈依佛 盧舍那佛 目犍連 相師 相應部 真如 (佛教) 瞿夷 祇園精舍 祖古 神 神化 神通 祭品 (佛教) 禅宗 禅定 福德 (佛教) 禪坐 禪學 禪定 禪師 禪那 离婆多佛 秋分 种德经 種姓 種族 究罗檀头经 空 (佛教) 窺基 笈多王朝 笩駄摩那 第一次结集 第三次结集 第二次结集 第八識 第四次结集 简化字 精舍 精进 結 (佛教) 結生 經藏 經集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菩薩 緣起 緬甸 緬甸佛教 繁体字 经藏 经集 结集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语录 罗睺罗 羅怙羅 羅睺羅 羊乳 美国佛教 美国国家地理 老師 (禅宗) 耆那教 耶舍 耶輸陀羅 耶输陀罗 聖嚴法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肉身菩薩 肌腱 背痛 胜莲华佛 脅尊者 自他交換法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舍利 舍利弗 舍衛城 般泥洹經 般涅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色 (佛教) 色究竟天 苦 (佛教) 苦行 苦行林 英国佛教 莲华佛 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碑記 菩提心 菩提达摩 菩萨 菩薩戒 菩薩道 華嚴經 菲律宾佛教 蒙古國佛教 蓝毗尼 蓮花生 蓮花色比丘尼 藍毗尼 藍毗尼園 藏传佛教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史 藏傳密宗 藏地佛教史 藏地佛教建築 藏文大藏经 藥師佛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蘊 蘭毘尼 蘭毘尼園 行 行蘊 西亞多 西遊記 覺者 覺音 觀 (佛教) 解深密經 解脫 訴諸無知 訴諸默認 說文解字 調達 論事 論藏 諦 (佛教) 諦 (印度哲學) 諺文 識 譬喻經 貝爾拉姆與約瑟伐特 貴族 賤民 (印度) 賤民經 超见佛 越南佛教 越南语 跋提 跋波 跪拜 (佛教) 輪迴 轉世 轉輪王 转世灵童 轮回 轮回 (佛教) 辟支佛 農曆 迦多衍尼子 迦旃延 迦毗羅衛 迦毗羅衛國 迦毗羅衛城 迦葉三兄弟 迦葉佛 迦葉波如來 造像量度經 遁倫 過去七佛 過去現在因果經 達羅毘荼人 那罗陀佛 部族 部派佛教 释迦 释迦族 釋迦族 金光明經 金剛經 金地 金瓶掣籤 錫蘭 錫金 長部 (佛經) 長阿含經 閻浮樹 闽语 阿修罗 (佛教) 阿含經 阿姜 阿富汗佛教 阿尼律陀 阿弥陀佛 阿彌陀經 阿摩晝經 阿根廷佛教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毘達磨 阿私陀 阿罗汉 阿羅邏伽藍 阿育王 阿育王傳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詔書 阿若憍陈如 阿說示 阿那含 阿那律 阿閦佛 阿闍世 阿难 阿難 阿難陀 除渴爱佛 随念 难陀 雄性 雅利安·伐爾塔 雅利安人 雌性 雜藏 雜阿含經 非想非非想處 非我 須菩提 須跋陀羅 須陀洹 領群特 頭陀 须弥山 餓鬼 馬克斯·韋伯 馬勝 馬鳴 马克斯·韦伯 马尔代夫佛教 马来西亚佛教 马鸣 高棉 鬱陀羅摩子 魏晋南北朝 鸠摩罗什 鹿野苑 黃色人種 默照禪 鼻奈耶 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