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宗教的影響深入到它的社會與文化的每一部分。宗教在這個國家及其絕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決定性的角色。印度的宗教多元,主要的宗教為印度教。發源於印度的知名宗教還有錫克教、佛教、耆那教等。

人口統計

概述

印度是一個宗教色彩非常濃厚的國家,宗教也衆多,幾乎能在印度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宗教,被稱爲“宗教博物館”。其中最大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約79.8%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紀雅利安人創立的婆羅門教,公元8世紀左右,商羯羅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義,發展成爲印度教。該教綜合了多種信仰,非常複雜。 印度教將人分爲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的地位最高,其餘種姓的社會地位依次降低。各種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規和風俗習慣,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這四個種姓以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人——賤民,即所謂“不可接觸者”,聖雄甘地將賤民稱爲“哈里真”(Harijan,意爲神之子),印度獨立後統稱“達利特”(意爲受壓迫的人)。他們的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好像被排斥在社會之外。印度教種姓制度下的婦女地位低下,支持童婚,寡婦的境遇悲慘。種姓制度把印度教社會分成若干社會集團,集團之間有高低之分,貴賤之別,給印度社會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雖然印度已廢除種姓制度,經歷了經濟的現代化以及有關禁止歧視及階級結構的法律制訂,種姓制度在印度社會的影響地位依然重要。 伊斯蘭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14.2%的印度人信仰伊斯蘭教(2011年統計約1億7千7百萬人),由於印度人口增長速度很快,印度已經超過印度尼西亞,成為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伊斯蘭教是在公元8世紀隨着阿拉伯帝國的擴張而傳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紀後,北印的大多數王朝統治者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特別是莫臥兒王朝,印度也因此留下了相當多的伊斯蘭教建築。作爲外來宗教的伊斯蘭教和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在印度導致了一系列的宗教衝突(多數皈依者是賤民,而且在殺牛問題上與印度教徒衝突),印巴分治局面也是因爲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造成的,在印巴分治時造成了宗教仇殺的慘劇。在現代,印度這兩個主要教派依然存在深刻的矛盾。 基督宗教為印度第三大宗教,佔總人口比例約為2.3%,擁有超過3000萬的信徒,如聖多馬基督徒等,主要位於南部及東北部,對印度文化及社會經濟等亦造成一定程度之影響。 錫克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少數宗教都是起源於印度的宗教,不僅在印度,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祆教、猶太教和巴哈伊教也是較有影響的宗教,但人數相對少。 儘管宗教在印度的影響很大,但是也有不少人沒有宗教信仰,包括無神論和不可知論者,近年在印度有上升的趨勢。

印度教

印度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信徒人數接近9億,占人口的79.8%。大約5000萬印度裔的印度教徒居住在海外(特別是美國和南非)。印度是印度教的發源地。印度擁有數量最多印度教徒。印度人(Hindu)這個詞 源自「Sindhu」一詞,意思是從印度河流域(即印度)來的人。印度教在印度有漫長而多變的歷史,幾乎與印度的歷史一樣長。印度教大致起源於公元前2500年。與其他宗教不同,沒有單一創建者,沒有完整的神學體系和道德體系,也沒有中央組織。現代印度教由於受到其他宗教的影響,在形式上更接近於現代意義的宗教。不過,與其說是一種宗教,不如說是生活方式。 自7世紀起,印度不斷受到來自阿拉伯和阿富汗帝國的入侵。然而,印度教倖存了下來。人們認爲原因在於印度教本身的包容性,另外,一部分也是因爲一些入侵統治者,如阿克巴,實行了寬容的政策。 參見:印度教、印度人、古代吠陀宗教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在公元8世紀初傳入印度,現為印度第二大宗教。在此後的年代,伊斯蘭教對豐富和加強印度文化貢獻很大,不僅形成了印度北方古典音樂(印度和中東元素的合併),而且鼓勵烏爾都語(印地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合併)豐富傳統之宗教與世俗文學。泰姬陵和其他陵墓是莫臥兒王朝的禮物。2001年,印度有1億3000萬穆斯林,最集中的地方是克什米爾、喀拉拉邦、西孟加拉邦、阿薩姆邦和恆河平原一部分。恆河平原上的北方邦是穆斯林最多的一個邦。 印度穆斯林分兩種,一種是移民叫阿失拉甫,一種是本土皈依者。阿失拉甫頭兩者是阿拉伯人,後兩種是普什圖人與蒙兀兒人,本土皈依者是賤民與首陀羅佔絕對多數(少數人的先身是婆羅門和剎帝利,他們多有謝赫的頭銜)。

基督宗教

雖然歷史證據表明基督宗教在印度早於1世紀時就已存在,然而基督宗教在印度開始興盛,是在歐洲殖民印度時才開始發生的事。相傳基督宗教是由使徒多馬在公元52年傳入印度的說法,雖然到現在其準確性仍然存疑。但不管如何,作為印度的第三大宗教,有3千萬信徒,佔了印度總人口的約2.3%,基督宗教在印度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也代表印度的多元文化。基督教在印度流行於南部的喀拉拉邦和泰米爾納德邦,東北部的那加蘭邦、米佐拉姆邦和西部的果阿邦。

天主教

天主教在歐洲殖民期間來到印度,開始於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抵達馬拉巴爾海岸。在19世紀初隨著英國殖民印度,基督宗教傳教活動增加,令基督宗教開始在印度開花結果。然而,如同其他非印度教的宗教一樣,基督宗教在印度亦會受到主流宗教極端派系的敵視。2008年夏季,極端印度教團體印度青年民兵在奧裏薩邦展開對基督徒的大規模攻擊,殺害基督徒與縱火焚燒教堂、孤兒院及信徒的家。華人媒體把該團誤為極端佛教徒,受到國際譴責。

錫克教

大約400年前,錫克教創立於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2001年,印度有1930萬錫克教徒。今天許多錫克教徒還住在旁遮普——世界最大的錫克人省份和錫克人的發源地或家鄉。其餘的主要集中在鄰近的哈里亞納邦和新德里。最著名的錫克教廟宇是金廟,位於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則。許多錫克人在軍隊服役。前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是首名錫克教徒出身的總理。旁遮普是錫克教徒的精神家園,也是印度唯一一個錫克教徒佔多數的邦。

佛教

佛教起源於印度北部今比哈爾邦。釋迦牟尼還在世時已經贏得了大批信徒,主要流行於富裕階層和上流社會。到9世紀,印度的信徒以數十萬計,不過其他宗教數以百萬計。 印度佛教後來衰落,近百年來發源地反而遠不如遠東諸國。其原因存在着爭論。一個重要原因是印度教和佛教社會的融合以及印度人吠檀多運動的興起。很多人認爲印度教對佛教的吸收導致佛教的迅速衰落。同時,突厥人對佛教的寺院,圖書館和體系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許多印度佛教徒倖存下來,移民到斯里蘭卡、吐蕃和其他亞洲國家。失去了主要的朝聖中心,原來的上流社會被新的伊斯蘭上等階級取代,導致了佛教在印度的衰落。 二戰以後,印度的佛教復興引人注目。1956年,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之一阿姆倍伽爾帶領數千追隨者昄依佛教,以抗議種姓制度。此後較小規模的昄依活動一直持續。四分之三的「新佛教徒」住在馬哈拉施特拉邦。其他的信徒則包括拉達克的金剛乘教徒,少部分孟加拉地區部落民、西藏難民和藏南地區的泰族。 今天在印度大約有800萬佛教徒。

耆那教

耆那教和印度教、佛教和錫克教是起源於印度的四種主要達摩系宗教之一。總體上,儘管耆那教徒只佔印度總人口的0.4%(大約420萬),他們在印度社會中的地位卻相當顯要。絕大部分印度的耆那教徒都生活富足。他們所擁有的權力和財富與較少的人口很不相稱。按照2001年印度人口統計,耆那教徒的識字率最高,達到94.1%,而全國平均水平只有64.8%。

祆教

祆教(瑣羅亞斯德教)是古代波斯的宗教,仍在印度流傳,信徒稱爲帕西人。許多世紀以前在今日的伊朗,祆教徒遭受到穆斯林統治者的迫害而逃到印度而被一位印度國王保護並安置他們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的Sanjan。

猶太教

印度西海岸和地中海地區之間很早就有貿易聯繫,那裏在公元前1世紀已經出現了小型的猶太人居留地。在喀拉拉邦的一個猶太社區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70年耶路撒冷陷落,定居在格朗格努爾和柯枝這些城市已經至少1,000年。柯枝的Paradesi猶太會堂,重建於1568年,喀拉拉建築風格有巴比倫色彩。 柯枝猶太人,大部分集中在古老的猶太城,完全融入當地文化,說馬拉雅拉姆語,取當地名字但仍保留希伯來語知識以及與西南亞的聯繫。 猶太人的一個分支,稱爲以色列之子居住在沿着康坎海岸的孟買、浦那和艾哈邁達巴德及其附近幾乎2,000年了。與柯枝猶太人不同,他們住在鄉下,與其他猶太社團聯繫很少。他們仍維持正統猶太教。沒有拉比,以猶太會堂作為宗教和文化生活的中心。 隨着大英帝國的擴張開闢貿易路線,第三個猶太人團體,巴格達猶太人移民來到印度,主要定居在孟買和加爾各答。 許多巴格達猶太人經商致富,不少成為這些新興城市的經濟領袖。正因如此,很多猶太人受到當地印度人和穆斯林的仇視,並引發宗教衝突。馬什哈德(見穆斯林猶太人)有不少宗教難民。巴格達猶太人大部分來自奧斯曼帝國、波斯和阿富汗。 柯枝猶太人的人口始終很少,1951年時還有5,000人,到1990年代初已經下降到只有大約50人。同一時期,猶太人從20,000人下降到5,000人,巴格達猶太人從5,000人下降到250人,大部分人都移居澳大利亞、以色列、英國和北美洲。根據1981年印度人口統計,印度有5,618名猶太人,比1971年的5,825人有所下降。1991年的人口統計顯示其人口繼續下降,只有5,271人,大部分居住在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喀拉拉邦。 Knanaya和聖多馬基督徒團體與猶太教也有很強的歷史聯繫。

巴哈伊教

參考文獻

外部鏈接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印度宗教2011 Census of India 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 Firstpost Hinduism Historical Vedic religion Knanaya Sanjan 一神論 一貫道 丁卡神话 三一教 三相神 上座部佛教 不丹宗教 不可知论 不害 世俗主义 世俗人文主义 世俗化 世俗神学 世界主要宗教 世界基督教 东亚宗教 东帝汶宗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 中国民间信仰 中國秘密宗教 中東 中華民國宗教 中部美洲宗教 主神论 主要宗教创始人列表 乌兹别克斯坦宗教 乌尔都语 乌拉尔新异教运动 乌莎斯 也門宗教 乾闼婆 二元论 亚伯拉罕诸教先知列表 亚洲 亚美尼亚新异教运动 亚美尼亚神话 亞伯拉罕諸教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宗教 亞美尼亞宗教 人文犹太教 什叶派 仙人 (印度神话) 以什克派 以色列 以色列之子 以色列宗教 仪式 伊巴德派 伊拉克宗教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入侵印度 伊斯蘭教 伊朗 伊朗宗教 伏都教 伐楼尼 伐楼拿 伐由 传教士 伽摩 佈施 佛教 使徒多馬 俄羅斯宗教 信仰 修女 修行制度 修道 俱毗羅 傳福音 儒教 先天道 克什米尔 克拉底信仰 公共神學 关契人教会 冥想 凯尔特多神教 凯尔特新异教运动 出家人 刹帝利 加尔各答 加爾各答 勸誘改宗 匈牙利新异教运动 北方邦 北欧多神教 北美洲 北賽普勒斯宗教 南奥塞梯宗教 南非 卡塔爾宗教 卢巴神话 卢格巴拉神话 印地语 印度 印度人 印度伊斯蘭教 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衰落 印度哲学 印度基督教 印度宗教信仰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宗教 印度尼西亚民间信仰 印度总理 印度教 印度教神话 印度文化 印度河 印度猶太人歷史 印度青年民兵 原始印伊宗教 原始印欧宗教 原教旨主義 双马童 反宗教 发展最快的宗教 叛教 古代近东宗教 古印度六派哲學 古吉拉特 古埃及宗教 古希臘宗教 古羅馬宗教 古美索不达米亚宗教 古闪米特宗教 台语民族民间信仰 史上最大和平集会列表 史前宗教 史前巴尔干神话 各国宗教重要程度 各国无宗教状况 吉尔吉斯斯坦宗教 吉祥天女 吐蕃 吠檀多 吠舍 吠陀 吠陀宗教 吠陀支 和好教 哈奴曼 哈爾曼迪爾·薩希卜 哈萨克斯坦宗教 哈里亚纳邦 哈里亞納邦 唯獨古蘭經 商羯罗 喀拉拉邦 因陀羅 图姆布卡神话 國教 土库曼斯坦宗教 土耳其宗教 圣多马基督徒 圣职授任 圣职者 圣诞岛宗教 圣雄甘地 地中海 地天 坎冬博宗教 坎巴族 埃及宗教 埃坎卡 埃菲克神话 基督宗教 基督教 塔吉克斯坦宗教 塞浦路斯宗教 塞雷尔宗教 夏克提 多神论 多重宗教身份認同 夜叉 大乘佛教 大力罗摩 大英帝国 大陆日耳曼神话 天主教 天主教會 天衣派 天道教 奥义书 奥塞梯神话 奥斯曼帝国 奥比亚 奥迪纳尼 奧修 奧里薩邦 女性与宗教 姆布蒂神话 威卡教 婆罗门 孟买 孟加拉 孟加拉国宗教 宗教 宗教与农业 宗教与幸福 宗教与神话 宗教与科学 宗教与素食主义 宗教与经济 宗教与解构主义 宗教与财富 宗教中心主义 宗教人口列表 宗教人类学 宗教及传统 宗教史 宗教哲学 宗教多元主义 宗教学 宗教学学者列表 宗教年表 宗教心理學 宗教恐怖主义 宗教战争 宗教政治科学 宗教教育 宗教暴力 宗教概述 宗教比較 宗教演化心理學 宗教狂热 宗教理论 宗教的進化起源 宗教相关条目索引 宗教真理 宗教社会学 宗教神经学 宗教符号 宗教經驗 宗教组织列表 宗教自由 宗教致幻劑 宗教與同性戀 宗教行为 宗教认知科学 宗教迫害 宗族冲突 客觀主義 室建陀 宽容 密多罗 密宗 密特拉教 少数群体宗教 尼泊爾宗教 属地 山達基 崇拜 巫覡宗教 巴勒斯坦宗教 巴哈伊信仰 巴哈伊教 巴基斯坦宗教 巴多信仰 巴廷信仰 巴林宗教 巴格达犹太人 巴比伦 巴比教 布爾罕教 师摩多派 希伯来语 希臘多神教 (復興) 帕拉德锡犹太会堂 帕洛 (宗教) 帕西人 帝釋 幽浮宗教 广延天女 库巴神话 库米纳 康坎 往世书 後期聖徒運動 德鲁兹教 德鲁维 恒河女神 恒河平原 恩斑达 意大利-罗马新异教运动 我 (印度教) 扎尔莫西安运动 拉斯塔法里运动 拉比 拉维撒旦主义 拉達克 持國天王 提婆 提婆 (印度神話) 提毗 摩尼教 摩教 摩爾門教 摩耶 (印度哲学) 摩訶菩提寺 摩诃婆罗多 撒旦崇拜 撒马利亚教 改宗 政教分离 政治神学 敘利亞宗教 教派 教派分裂 数论 (印度哲学) 文學 文提教 斯利那加 斯拉夫新异教运动 斯拉夫神話 斯里兰卡 斯里蘭卡宗教 新兴宗教运动列表 新加坡宗教 新德里 新德魯伊信仰 新教 新柏拉图主义 新無神論 新纪元运动 新興宗教 方位護法 旁遮普邦 无神论 日月教 日本宗教 日耳曼多神教 日耳曼多神教運動 旧石器时代宗教 时母 普世主义 普什图人 普救一位神教 曼莫汉·辛格 曼達安教 有神论 有限承认国家列表 朝鮮巫教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宗教 本主教 東儀天主教會 東巴教 東方基督教 東方正統教會 東正教會 果阿邦 柏柏尔神话 查谟和克什米尔邦 柬埔寨宗教 柯枝 柯枝猶太人 格朗格努尔 格魯吉亞宗教 桑特里亚教 梵 梵书 梵天 梵行 森林书 業 楼陀罗 樓陀羅 欧洲 歐洲民族 正理论 正統 (信仰) 正行 (信仰) 母道 比哈尔邦 比哈爾邦 毕摩 毕舍遮 毗湿奴 毗湿奴派 毘樓勒叉 毘樓博叉 毘沙門天 毘首羯磨 民族教會 水与宗教 汶萊宗教 沙克提派 沙特阿拉伯宗教 法 (印度哲學) 法輪功 泛神论 泛靈論 波利尼西亚神话 波斯 波斯语 波罗的海新异教运动 泰勒瑪 泰國宗教 泰姬陵 泰米尔纳德邦 洛图科神话 洛姆瓦 (宗教) 洛齐神话 浦那 海地巫毒 海马诺特派 清真寺 湿婆 满族萨满教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原住民神话 澳門宗教 濕婆教 火焰崇拜 烏爾霍博族 特尤斯 牺牲 犹太人 犹太会堂 犹太教 犹太教卡拉派 狄斯科蒂亚信仰 狄耶夫图里巴 独立天主教会 猶太人 猶太教保守派 猶太教改革派 猶太教正統派 班图神话 理教 瑜伽 瓦提森雅利 瓦斯科·达·伽马 瓦格 (宗教) 瓦爾那 生主 白教 (阿尔泰) 白衣派 盎格鲁-撒克逊异教 真空教 祆教 祖梵教 祖鲁神话 神 神 (一神教) 神列表 神學 神权政治 神秘主義 神道 祭主仙人 祷告 禮拜儀式 离教 种姓 种姓制度 科伊科伊人原始宗教 科契 科威特宗教 科特塔耶姆 科科斯(基林)群島宗教 穆斯林 穆斯林犹太人 突厥人 第二代信徒 米佐拉姆邦 約旦宗教 紧那罗 綜攝 约鲁巴宗教 维基共享资源 缅甸宗教 缅甸民间信仰 罗摩衍那 羅剎 羅教 美国 美洲原住民宗教 老挝宗教 耆那教 耶和華見證人 耶稣主义 耶路撒冷 聯合國大會觀察員列表 聯合國會員國列表 胜论 腾格里信仰 自在 自然崇拜 自然神论 臺灣原住民族泛靈信仰 臺灣宗教 臺灣民間信仰 舊天主教會 舍脂 艾哈迈达巴德 艾扎勒 芬兰新异教运动 苦行 苯教 英国 英屬印度 英屬印度洋領地宗教 药叉女 莫卧儿王朝 菲律宾神话 菲律賓宗教 萨奈信仰 萨那马希信仰 萬有在神論 蒙 (宗教) 蒙古国宗教 蒙古萨满教 薄伽梵歌 蘇利耶 蘇摩 蘇非主義 被神化的人列表 西伯利亚萨满教 西南亚 西孟加拉邦 西方基督教 諦 (印度哲學) 諾斯底主義 謝赫 象头神 貨物崇拜 贱民 贾玛清真寺 赫蒙族宗教 超自然现象 超越神论 越南宗教 路易斯安那伏都教 轮回 辯才天女 达罗毗荼民间宗教 达荷美神话 迦楼罗 透明粉紅獨角獸 道教 遜尼派 那伽 那加兰邦 部落民 释迦牟尼 金刚乘 金庙 金斑达 錫克教 锡克教 閻摩 阿亞瓦芝 阿修罗 (印度神话) 阿克巴 阿克萨达姆神庙 阿坎神话 阿塞拜疆宗教 阿姆倍伽尔 阿姆利则 阿富汗 阿富汗宗教 阿布哈茲宗教 阿拉伯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宗教 阿拉伯语 阿曼宗教 阿耆尼 阿萨姆邦 阿赫迈底亚 陀湿多 难近母 雅兹迪 雅利安人 雅赛尼派 雪山神女 雷爾運動 靈性 非三位一體派 非有神论 非洲傳統宗教 非美宗教 韓國宗教 顺世论 飞行面条怪物 首陀罗 香港宗教 馬來西亞宗教 馬爾代夫宗教 马什哈德 马哈拉施特拉邦 马拉巴尔海岸 马拉雅拉姆语 马来西亚民间信仰 马赛神话 高加索新异教运动 高臺教 黎巴嫩宗教 黑天 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