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萊斯里·馬偕(英語: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3月21日—1901年6月2日),漢名偕叡理,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加拿大長老會差會牧師,雖然不是醫師但學過解剖學與生理學課程。於19世紀末期至臺灣傳教與行醫,與馬雅各齊名。在臺灣,一般人皆稱為「馬偕博士」或「馬偕牧師」。馬偕的一生被以「寧願燒盡,不願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讚賞,林昌華認為他的座右銘為"All for Christ."。

早年

馬偕的家族原是蘇格蘭高地(Scottish Highlands)薩瑟蘭(Sutherland)的佃農,因英國工業革命引發的圈地運動,產生蘇格蘭高地清洗,馬偕的家族人士陸續逃到加拿大,馬偕的父母於1830年移居。 1844年3月21日,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D.D.)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Oxford)佐拉村(Zorra),他有三個哥哥兩個姊姊,家中排行老麼。馬偕的父親喬治(George MacKay,1799-1884)曾是佐拉村「老木造教堂」(Old log Church)長老教會的長老,母親是Helen(1801-1885)。「老木造教堂」是由蘇格蘭高地Sutherland, Ross, Inverness等郡(Shire)的移民於1832年建造的,首任牧師是來自蘇格蘭的馬堅志(Rev. Donald Mckenzie, 1798-1884)。當地的神學是「嚴格又古老的加爾文主義」(Stern old Calvinism):敬畏上帝,教導子女讀聖經、信奉主,聽從自己良心的聲音,遵守安息日且喜愛之,也敬愛傳道者。 馬偕出生於1844年,適逢加拿大長老教會大分裂之年,馬堅志成為佐拉的教育長(Superintendent of Education),他鼓勵村民去考教師執照,在鄉村任教,其薪津由政府支出。馬堅志總共引導38名青年走上傳教之路,其中包括赴臺灣的馬偕。 1850年,馬偕7歲時進入胡士託小學,1855年(11歲)小學畢業,進入多倫多師範學校,1858年(14歲)師範學校畢業。1859年(15歲)起,擔任Maplewood小學及Maitland小學教員達五、六年。1866年9月,馬偕21歲進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諾士神學院深造。1867年9月,轉入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1870年4月26日普林斯頓神學院畢業,返回加拿大。 1870年8月,馬偕受派於多倫多New Market教會牧會,9月19日向加拿大長老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當時雖然加拿大長老會已經成立海外宣道會數年,但一切工作都仍停滯於籌備階段,未曾處理過像馬偕這樣的申請;有許多人認為馬偕是一位急躁的青年,對他的態度冷淡,沒有即刻批准。馬偕在等待中,11月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神學院深造,受教於大佈道家達福(達夫) 博士等人門下。 1871年4月,馬偕接到了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主席(Rev. Professor William MacLaren, D.D.)的信,謂其申請已獲批准,將他的申請呈報總會,6月中旬,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於魁北克召開,議決派遣他至中國宣教,於是他束裝返回加拿大。1871年9月19日,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委託多倫多中會於多倫多教會封立馬偕為牧師。馬偕對中國相當陌生,他蒐羅購買書店陳列的中國相關書籍,而相當受到注目的自然學者華勒士在馬來羣島的回憶錄和相關叢書也是他極有興趣的主題 -「大陸邊緣的島嶼動植物,是否因地理的阻隔而發展出不同的物種?」這個問題一直在他的心中。

馬偕來臺初期(1871年12月30日-1880年12月31日)

前往臺灣淡水

1871年10月19日,他從胡士託搭火車前往美國舊金山,11月1日,由舊金山搭乘「S‧S美利堅號」橫越太平洋,經日本前往香港。在船上認識好幾位於中國服事的宣教師,其中一位美國長老教會派駐上海美華書店的宣教師大衛送馬偕一個漢字部首表。 1871年12月5日,到達香港。隔日,馬偕在兩位英國長老教會的代表陪同下,搭乘汽船溯河進入廣東英國長老教會地點,會議成員建議馬偕前往汕頭,但汕頭當時已經有平信徒史密斯先生(Mr. Smith)負責佈道。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馬偕決定到淡水宣教。 1871年12月30日,馬偕抵達臺灣打狗(高雄),當時打狗旗後醫館由萬巴德醫生(Dr. Patrick Manson)的弟弟萬大衛醫生(Dr. David Manson)接管。當時臺南二老口街(現今啟聰學校博愛堂附近)的醫館由德馬太醫生(Dr. Matthew Dickson)負責,馬雅各醫生已於1871年11月離開臺灣返回英國。馬偕日記述:「…門遜醫生(Dr. Manson)接我上岸,他待人慷慨又親切」,指的就是萬大衛醫生。 1872年1月1日,馬偕由打狗(高雄)至阿里港(屏東縣里港鄉)拜會李庥牧師(Rev. Hugh Ritchie,1840-1879),擔任賓客住了2個月,3月7日李庥牧師陪同馬偕由打狗搭乘「海龍號」輪船,前往臺灣北部,途經臺南府時,德馬太醫生(Dr. Matthew Dickson)加入他們的行列。 1872年3月9日下午3時,馬偕一行3人在滬尾(淡水)登岸。 3月11日,李庥牧師及德馬太醫生欲由陸路步行南下,到南部教區最北的佈道站—臺中大社視察,(當時臺灣以大甲溪為界,分南北教區),馬偕欣然陪同前往。4月2日在大社禮拜堂前,馬偕與李庥牧師及德馬太醫生辭別,他們繼續南下,馬偕以一個多月的時間旅行踏查北部教區,4月6日下午4點回到滬尾(淡水)。 4月10日(4天之後),馬偕租了一間房子開始佈道,建立北部第一間教會。 4月14日禮拜天,馬偕把過去在李庥牧師處學來的福建話整理運用,第一次講道,為了要達成宣教的任務,馬偕知道非有流利的本地語言不可,於是他從僕人及牧牛孩童那裡學到通俗的閩南語,終於能夠流利操用。4月19日,馬偕的第一個門徒嚴清華出現了,他原是一個知識青年,他向馬偕提出了一些問題,馬偕送他一本《聖詩》,此後,嚴清華(阿華)經常來聽福音,而且還帶朋友一起來。4月25日一大早,「阿華」面帶笑容,神采奕奕到馬偕家,以學生身分晉見馬偕,並為馬偕代勞打掃房子。因此,北部基督教會把4月25日這一天當作是馬偕在臺灣北部正式實施教育,特別是神學教育的頭一天。 1873年1月9日,馬偕親自主持5名信徒的洗禮—嚴清華(22歲)、吳寬裕(31歲)、王長水(24歲)、林孽(26歲)、林杯(42歲),1月16日舉行聖餐,皆為北部教會第一次的記錄。第一個信徒嚴清華日後成為第一個傳道師,也是北部教會第一個本地籍牧師。 淡水教會開設之後,1873年3月2日,五股坑教會落成,為北臺灣第一間禮拜堂。馬偕緊接著在新港社(平埔族,今後龍新港)、和尚洲(今蘆洲)等地傳福音設立教會。 1875年1月29日,加拿大長老會派第一批生力軍華雅各醫生(Rev. J.B. Fraser, M.D.)夫婦抵達臺灣,他是內科醫生,由於他們的到來,加拿大長老會撥款蓋了兩棟舒適、寬敞的宣教師宿舍給他們住。可惜,華雅各夫人於1877年10月4日病逝,不久,華雅各醫生帶著兩個女兒回國。

1878年夏天,加拿大長老會又派了閏虔益牧師(Rev. Kenneth F. Junor)夫婦前來支援馬偕。當馬偕第一次返回加拿大休假(1880年)時,臺灣的宣教工作就落在閏牧師和「阿華」的身上了。 到了1878年,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委員會(FMC)已經注意到了馬偕在臺灣有可觀的宣教成果,因此寫信要求他寫一篇報告,說明究竟是用什麼好方法。馬偕整理出來如下4點:(1)旅行和配藥:雖然醫院對改變當地人有關醫療或保健上的偏見做了許多貢獻,但我們認為更多的成果是當我們在鄉下一村又一村的旅行當中,挨家挨戶做的醫療工作所達成的成績。(2)旅行和傳道:馬偕通常訪問一個地方許多次,提供一些藥品之後,才開始向當地人傳福音,經常是一街到一街、一戶到一戶、而且是一人到一人地解釋拯救好消息。(3)旅行和訓練年輕人:不論馬偕走到哪裡,總有一些年輕人跟隨著,在旅途中跋涉或在海邊倘佯或在教室裏靜坐的時候,馬偕總利用機會教學生以日常的功課。(4)旅行並在已經建立起來的教堂派已受過訓的幫手去負責,任何地方如果需要進一步的教導,會派一個本地人幫手去接續那個已經有開端的工作。根據馬偕這份報告所提出的4個方法,有一個共同的關鍵字,那就是「旅行」。前7年裡,馬偕住在淡水的時間只有175天。

結婚

1878年5月27日,為了使婦女也能受到照顧,馬偕決定娶一臺灣女子為妻,馬偕與其相愛的五股坑(今新北市五股區)臺灣噶瑪蘭人女子張聰明(原名:張蔥仔)結為連理。1879年5月24日,女兒偕媽連(Mary Ellen Mackay)出生於大龍峒。

第一次返回加拿大(1880年1月1日-1881年12月底)

前往加拿大

1880年1月1日,馬偕與夫人、長女返回加拿大述職。馬偕一家人從經過廈門、泉州、汕頭、香港、新加坡、檳城、加爾各答、孟買,在各地講道、參觀教堂、寺廟及博物館等,並拜訪各地教會及醫師友人;4月7日抵達亞丁;8日進入紅海航行,4月13日到過蘇伊士運河,4月14日到達開羅,參觀金字塔、人面獅身像等;4月21日到5月3日間在約旦、耶路撒冷,參觀聖墓禮拜堂、哭牆、死海、伯大尼、騎驢去伯利恆;9日從亞歷山大港進入地中海,15日至18日間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參觀龐貝城遺跡、維蘇威火山;18日搭火車去羅馬,參觀競技場、聖彼得大教堂及萬神殿;20日參觀梵諦岡宮;23日搭火車穿過阿爾卑斯山;24日到達巴黎;26日搭火車去加萊和多佛,橫越多佛海峽;27日搭火車去倫敦,待到31日,除了馬偕的演講、聆聽佈道、拜訪友人等行程之外,也參觀了聖保羅大教堂跟西敏寺大修道院;6月4日到達愛丁堡,馬偕在此作了許多次演講,參觀愛丁堡城堡,還看高地軍團和軍事法庭的審判;6月12日繼續航行,因在高緯度航行,6月20日還在海上看見巨大的冰山。 1880年6月24日早上,馬偕一家人終於抵達加拿大魁北克,25日平安到達安大略省。

二女兒出生

1880年9月4日,次女偕以利(Bella Catherine Mackay)出生於加拿大。

獲得榮譽神學博士學位

加拿大述職這一年多時間,馬偕在加拿大及美國各地講道、演講、參加聚會,並得到許多募款。馬偕夫人也一同前往各地教會報告,並對婦女們演講,由於她是第一位來訪的臺灣女性,引起許多的好奇與關心。1880年,馬偕獲得加拿大皇后學院(今皇后大學)贈與榮譽神學博士學位(Honorary Doctor of Divinity)。

演講與募款

當時,馬偕牛津郡的鄉親發起在淡水建立神學院的募捐運動,在1881年他們返臺前,親友們在胡士託最大的教堂「中央衛理教會」舉行了一場歡送會,馬偕夫人於會中被邀請上臺致詞,並發表她在加拿大的種種經驗與感想。最後由報社代表,將六千多美元的募捐成果贈送給馬偕。1881年10月21日,馬偕離別加拿大返臺,12月29日安抵淡水,展開他在臺灣第二階段的宣教工作。

馬偕來臺中期(1881年12月底-1893年8月18日)

獨子偕叡廉誕生

1882年1月22日,獨子偕叡廉(Dr.George William Mackay)出生於淡水。

牛津學堂

1882年7月26日,「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落成,它的正式漢文名稱是「理學堂大書院」。9月15日(禮拜五)首次開學,除了馬偕外,還有陳榮煇、嚴清華兩人向學生們講課,學生共18名。其中,郭希信、陳清和兩人後來成了牧師。 不久(1882年11月9日),閏牧師因健康關係而攜眷回國。1883年3月,加拿大長老會又派了黎約翰牧師(Rev. John Jamieson)夫婦前來補缺。黎約翰牧師夫婦和馬偕共同經歷了清法戰爭法國軍艦封鎖且砲擊臺灣的那段烽火歲月(1884年8月-1885年6月)。黎約翰牧師在臺期間曾經與馬偕發生摩擦,而鬧得滿城風雨,但是終歸於好。黎牧師於1891年4月23日病逝於淡水,其夫人不久後也返國定居。黎牧師去世後次年,1892年10月22日,加拿大長老會派出第4對生力軍吳威廉牧師(Rev. William Gauld)夫婦抵達淡水來協助馬偕。

宜蘭、花蓮宣教

1883年,馬偕前往宜蘭、花蓮等原住民的居住地傳教,1887年成立蘇澳教會。

中法戰爭

1883年到1885年間發生中法戰爭(又稱「清法戰爭」),1884年8月,法國遠東艦隊擊敗清朝福建水師,取得臺灣海峽制海權,10月初,法艦轉而進攻臺灣;劉銘傳放棄基隆、退守臺北,10月8日法軍在滬尾(淡水)搶灘登陸時被清軍及臺灣鄉勇擊退,轉而從10月23日起封鎖臺灣各港口,直到1885年4月15日解除封鎖。戰爭期間,教會遭到暴徒破壞,7座教會被毀,數十名教徒遇難殉道,馬偕於1885年5月29日入法軍佔領區巡視,途中晉見劉銘傳。 1885年9月28日劉銘傳以墨西哥銀(佛銀)一萬兩賠償,重建7座賠償教堂。教堂由馬偕設計,牆體多用土埆及磚,屋頂用西式桁架,鋪臺灣瓦。屋脊兩端皆突出小塔。其中有的在正面中央置高聳的五級尖塔,每級裝飾圖案不同,皆有其象徵意義,例如到東方宣教、東西兩半球、焚而不毀以及燃燒的蠟燭等。7座賠償教堂包括雞籠(今基隆)、和尚洲(今臺北蘆洲,1883年建)、八里坌(今臺北八里,1884年建)、錫口(今臺北松山)、艋舺(今臺北萬華,1889年建)、大龍峒(今臺北大稻埕原枋隙教會,1885年建)與新店(1884年建)。

第二次返回加拿大(1893年8月18日-1895年11月19日)

1893年8月18日,馬偕率全家及門徒柯玖(柯維思)第二度返回加拿大述職,歡送他們的是熱烈的遊行隊伍,樂隊演奏、鳴槍、燃放鞭炮和煙火。8月20日抵達香港停留數日,9月6日登上英國籍汽船「印度女皇號」出發,展開東越太平洋的航程,途經上海、長崎、橫濱等港。船上的乘客有日本人、法國人、美國人,在船上由船長主持做禮拜,船長並安排馬偕一家人參觀船隻引擎,是一趟愉快的航行。不過,9月26日抵達維多利亞港時,馬偕一家卻受到海關官員刁難,禁止登岸,因官員堅持馬偕夫人的華人身分,必須繳付「人頭稅」,所幸得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Canadian Pacific Railway Limited)人員的幫助,宣告她是英國人,擁有完全的權利免費上岸。 1893年10月9日回到加拿大的家之後,馬偕全家在加拿大展開近兩年的生活。馬偕仍然忙碌於四處講道,尤其他在1894年6月13日被推選為總會議長。馬偕此行許多時間忙於寫作,即於1895年9月完成並付印的著作From Far Formosa(《臺灣遙寄》,2007年中文版書名改為《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這是他在臺灣18年間的經歷見聞和研究。此外,馬偕全家也有許多拜訪親友、參加聚會、一起採收作物、一同出遊、釣魚的愉快活動。1895年9月27日,馬偕全家離開胡士託返回臺灣。

日治時期馬偕在臺灣(1895年11月19日-1901年6月2日)

1895年11月19日抵達淡水港,臺灣已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 由於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將臺灣與澎湖割給日本,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澳底,臺灣各地紛紛起義抗日,在此情勢下,各地基督徒再度遭受迫害和損失。馬偕見此情景,謁見乃木希典總督,告訴他臺灣教會受害情形。 1899年3月9日,馬偕的兩位女兒同日出嫁,大女兒偕媽連嫁給陳清義牧師,二女兒偕以利嫁給柯維思(原名柯玖)長老,都成為「臺灣媳婦」。

逝世

噶瑪蘭地區從事最後一次巡視宜蘭的教會,回到淡水,在長期呼喊叫人悔改信主後,他的聲音已經沙啞,在中國大陸河南省宣教的麥克·克魯爾(McClure)醫師,奉加拿大母會之命抵臺為馬偕診病,診斷為喉癌。連牛津學堂開學,他都無法教課,後來喉嚨潰爛,吞下去的食物都從喉嚨的洞流出來,他自知上帝召喚的時刻到了,就趁家人和輪流看護的學生不注意,突然跑到學堂大聲敲鐘,把學生召集起來,喫力的上完最後一堂課。 1901年6月2日下午4時,馬偕博士經過年餘喉癌糾纏後,在淡水寓所辭世,享年57歲,骨灰葬於今日淡江中學內。 馬偕逝世後,他的獨子偕叡廉到加拿大念大學,再到美國麻省的克拉克大學取得教育學碩士,1911年與蘿絲仁利小姐(Jean Ross)結婚,婚後回臺灣承接馬偕衣缽,繼續投入宣教與教育工作,並且於1914年創辦了淡江中學,在日治時期成為臺灣子弟得以受教育之教會。偕叡廉有二兒三女,二個兒子即偕威理與偕約翰都在淡水長大。目前馬偕的後代分別居住在加拿大及臺灣。

貢獻

醫療方面

馬偕在自宅展開免費醫療的工作,教導民眾公共衛生知識,為人拔除蛀牙,贈送瘧疾特效藥,治療腳膿瘡(俗稱臭腳粘),並由國外輸入蔬菜種子如蘿蔔、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介紹給農民種植。馬偕大量傳輸西洋科學知識到臺灣,由立體方式傳播福音,從此歸信的人與日俱增。 馬偕於第一次回加拿大期間,得到加拿大鄉親的資助下,又獲得一位同姓的馬偕夫人捐贈2500美元的幫助,於是1880年馬偕在滬尾(今日新北市淡水區)創建臺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醫院-滬尾偕醫館(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除了可以醫治民眾,也有助於傳教。馬偕紀念醫院臺北院區座落於中山北路雙連站旁。 馬偕常常和助手旅行佈道,深入原住民族住的村落,隨時在路邊幫人拔牙,曾在日記上記載他昨天拔了多少牙,今天又拔了多少牙,終其一生,馬偕總共為臺灣人拔了超過兩萬一千顆牙。 中法戰爭時,法軍進犯北臺灣,驚慌的民眾仇視一切西方人及基督教,於是聚眾拆毀教會、挖掉基石,然而法軍猛烈轟炸淡水的結果,使偕醫館內外都擠滿受傷的士兵,馬偕因盡心盡力的照顧他們,還受到清廷的褒獎。

教育方面

1882年7月26日,馬偕創建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漢名為「理學堂大書院」,今真理大學)。二年後的1884年又在牛津學堂東側建立臺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第一屆即招收34名學生,不但學費全免,還補助交通費、提供喫住與衣著。但當時的漢人受到傳統禮教的約束,世家門閥不希望家中女子拋頭露面;窮苦人家則是重視男孩的教育,不以女孩受教育為要務。結果最捧場的卻是馬偕曾去傳教的宜蘭原住民噶瑪蘭族。

探索臺灣自然及民俗文化

馬偕在臺也蒐藏與鑑別許多文物,他在1893年第二次返回加拿大時,曾購入600件臺灣民俗文物,其中三分之二為漢人所有,三分之一為原住民所有;原住民文物中,又以凱達格蘭族佔大多數,這些文物現在存放在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博物館地下室。

其他相關

馬偕詩

名:最後的住家 英文原著:馬偕 臺語譯者: 林鴻信 譜:聖詩430首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啊!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啊! 我一生的歡喜攏在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波瀾大海遙遠的對岸,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我心未可割離的臺灣啊!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我心未可割離的臺灣啊! 我一生的快樂攏在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找到一生最後的住家。

馬偕傳記作品

《From Far Formosa》 1895年,馬偕利用第二次攜眷回加拿大述職期間(1893年8月18日-1895年11月19日),寫下他在臺灣22年多的宣教回憶錄,經其好友麥唐納(James Alexander MacDonald, 1862/01/22-1923/05/13)編輯成《From Far Formosa》一書,第一版於1895年出版。中文譯本有三:(1)1955年林耀南譯《臺灣遙寄》,(2)1960年周學普譯《臺灣六記》,(3)2007年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 《福爾摩沙紀事》中的民俗植物,分為森林植物28種,水果和果樹25種,纖維植物9種,豆科植物5種,草本植物11種,球莖植物5種,蔬菜25種,其他植物16種及花28種,供計9項156種,蒐藏品大多典藏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部分蒐藏品有含中國南部的文物)。馬偕博士有收藏一些標本,但是都收藏在火柴盒內。相關蒐藏品都帶回加拿大,沒有正式的發表,只有日誌尚留在真理大學。

《馬偕日記》 馬偕日記寫成12本,是從1871年11月1日寫起,一直到1901年2月10日他的病情日益嚴重為止,但不知何故,缺少1883年一整年。馬偕去世後,其日記手稿由他的獨子偕叡廉保存,偕叡廉在世期間,曾將馬偕的日記手稿擇要摘譯為白話字,分訂三冊。陳宏文就讀臺灣神學院期間,撰寫「馬偕博士的宣教思想及方法」畢業論文,他把馬偕的日記摘譯再譯為中文,交由臺灣教會公報社出版(1972年初版,1996年人光版) 。馬偕日記手稿12本及其兒子偕叡廉白話字摘譯本,現典藏於真理大學「馬偕紀念資料館」。 馬偕次女偕以利(Bella MacKay, 1880~1970)的日記,記載自1900年4月父親患感冒起,一直至死、安葬後的1901年6月5日為止,在時間上恰好可以和馬偕日記手稿最後的記錄接軌。 2012年,《馬偕日記》完整中文版首度出版,共三冊,七十多萬字(臺北:玉山社,2012)。該年是馬偕抵臺140週年,真理大學於6月更舉辦『馬偕學術研討會』。

逸事

馬偕在1883年至宜蘭開拓教會,噶瑪蘭人沒有姓氏,馬偕建議部落的人另取漢人姓氏,當時頭目請漢人老師從百家姓隨意取了十幾個姓氏再加上馬偕的中文姓氏「偕」讓族人抽籤。

文化活動

歌劇 2002年,文建會委託臺灣作曲家金希文及編劇邱瑗創作以臺灣在地故事為背景的歌劇,耗時五年籌畫,兩廳院於2008年推出以臺/英語演唱的三幕歌劇《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

紀錄片 2003年公視《臺灣百年人物誌》

戲劇 2008年公視《臺灣人民的歷史》

歌仔戲 2014年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大湧來拍岸-臺灣子婿‧馬偕》

出版書籍

《馬偕日記1871-1901(完整版)全三冊》,作者: 偕叡理,原文作者: Rev.George Leslie MacKay,譯者: 王榮昌、王鏡玲、何畫瑰、林昌華、陳志榮、劉亞蘭,出版社:玉山社,出版日期:2012/03/03,ISBN 9789862940228。 馬偕《中西字典》新編與論述(Studies on Maky’s Ditctionary of the Formosan Vernacular and Discourse),作者: 偕叡理,原文作者: Rev.George Leslie MacKay,主編:張屏生、蕭藤村、呂茗芬,出版社:國立中山大學,出版日期:2015/05,ISBN 9789579014649。

關聯機構

參考資料

林欣誼.馬偕娶臺灣妻創辦女學堂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時電子報.2012-03-18 林欣誼.抵臺140週年《馬偕日記》推中文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時電子報.2012-03-18

註釋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馬偕 數位典藏─馬偕夫人:張聰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馬偕生平 理學堂大書院 - 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的Facebook專頁 馬偕紀念館Mackay Memorial Museum的Facebook專頁 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 馬偕文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馬偕藝術銅像 -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馬偕租屋處 -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滬尾馬偕醫館 -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馬偕墓園 -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馬偕墓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844年 1901年 一百名同工 一神論 (寫本) 丁光训 丁家立 丁玉守 丁盛荣 丁韪良 丁魁楚 万为 万九楼 万宾来 万尔典 万应远 万德生 万拔文 万济国 万神殿 三自宣言 三自爱国教会 三赎基督 上帝 上海 上海港 不平等条约 世家 东正教北京传道团 东闾中华圣母堂 丝绸之路 严嘉乐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华东正教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的邪教组织列表 中华民国—圣座关系 中国历史 中国基督教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国基督教协会 中国基督教新教 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 中国天主教 中国天主教地下教会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中国宗教史 中国抗日战争 中国新教地下教会 中国礼仪之争 中國傳教會 中國基督教史 中國天主教主教團 中國自立教會 中國自選自聖主教列表 中山北路 (臺北市) 中法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梵蒂岡關係 中華基督教會 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 中華殉道聖人 中華聖公會 中華聖母 主徒会 乃木希典 义和团运动 乌石山教案 乐义 乐尔生 乐灵生 也里可溫教 乾隆帝 于斌 于班略 互联网档案馆 五股區 五股坑 亞丁 亞歷山大·達夫 (宣教士) 亞歷山大港 人面獅身像 人頭稅 任德芬 伊大仁 伍约翰 传回耶路撒冷运动 伦敦会 伯利恆 伯大尼 伯特利教会 伯驾 佃農 但以理·貝斯 佐拉 (加拿大) 何义思 何乐益 何伯葵 何忠义 何斯德 何方济 何明華 (主教) 余宜阁 余禮灼 佛銀 佟麟阁 佳格理 依諾增爵十世 侯礼敦 俄永垂 保教权 保灵 俞广仁 信义会 俾士牧師 倪德隆 倪怀纶 倪柝声 倪柝声反革命集团案 倪維思 倫敦 倫敦傳道會 假名 (文字) 偉烈亞力 偕以利 偕叡廉 偕媽連 偕醫館 傅作霖 傅师德 傅铁山 傳教士 光一幸 光若翰 克勉十一世 克拉克大學 全能神教會 兩廳院 八里區 八里坌 公理会 公視 兰茂密尔团队 内地会 内地会在华传教士列表 冕路德 冯玉祥 冯贵珠 冯贵石 凌安澜 凱達格蘭族 刘应 刘格來 刘海澜 刘钦明 刚恒毅 利伯高 利安当 利玛窦 利玛窦中国札记 利玛窦规矩 利类思 剑桥七杰 劉宇亮 劉松齡 劉柏年 劉銘傳 力为廉 力宣德 加大利納·維里奧尼 加拿大 加拿大圣公会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 加拿大聯合省 加拿大长老会 加拿大长老会在华传教士列表 加拿大长老会差会 加爾各答 加爾文主義 加萊 勸世良言 包儒略 包尔腾 包志理 包忠傑 包文 包明扬 包美德 包若瑟 十字寺遗址 华朗廷 华理柱 华福兰 华雅敬 单覃恩 南京教案 南怀义 南怀仁 南怀仁 (南京主教) 南明 南格禄 南阜民 博物館 卜弥格 卜舫济 卜道成 卢依士 卢公明 卢爱德 卫儒梅 卫匡国 卫禄义 历代神仙通鉴 历局 原枋隙教會 反宗教改革 叔何顯理 叔未士 古田教案 召会相关争议 召會 台南府 台灣 台灣人民的歷史 台灣北部 台灣基督教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台灣日治時期 台灣百年人物誌 台灣神學院 台語 史丹頓 史嘉乐 史多马 史家胡同基督徒会堂 史德文 史荦伯 史超域 史迈士 叶向高 叶步司 叶永青 司务道 司博习 司徒华伦 司徒尔 司徒芬孙 司徒雷登 司督阁 合信 合肥教案 吕继贤 启尔德 吳威廉 吳歷 吳直方 吴伯禄 吴德施 吴板桥 吴耀宗 吴贻芳 周以德 周恩来 呼喊派 和受恩 和合本聖經 和尚洲 和德广 和若望 哈巴安德 哭牆 唆鲁禾帖尼 唐代三夷教 唐汝琪 善味增爵 喉嚨 喉癌 喜嘉理 嘉乐 嘉定会议 嘉庆帝 嘉约翰 噶瑪蘭人 噶瑪蘭族 四字神名 固鿠乙 国家宗教事务局 圈地运动 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 圣墓教堂 圣母军事件 圣母圣心会 圣经汉语译本 圣言会 圣高隆庞外方传教会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 地中海 地理大发现 埃里克·利德爾 基律 基督会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基督教 基督教传播年表 基督教历史 基督教在华差会 基督教派系 基督教的神 基督新教 基隆 基顺 塔夏尔 墨西哥銀圓 士兵 士大夫 夏仁德 夏咏美 夏察理 外國人 多佛 多佛海峡 多倫多大學 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 大甲溪 大秦寺 大秦寺塔 大秦景教大聖通真歸法讚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稻埕 大英浸信会 大龍峒 天 天主实录 天主教中国大陆主教团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 天主教澳門教區 天主教華人主教列表 天主教香港教區 天学诗 天津教案 太原教案 太平天国 太平洋 奥斯定常律会 奧圖爾 奧斯定會 女公会 姚宗李 姚缵唐 姜别利 威妥瑪拼音 娄理华 娲标礼 孔昭明 孙乐文 孝剛匡皇后 孝正皇太后 孟三德 孟嘉德 孟守道 孟振生 孟杰 孟良佐 孟買 孫元化 安大略省 安守仁 安巴都 安庆教案 安息日 安文思 安治泰 安美瑞 宋君榮 宋嘉澍 宋尚節 宋煦伯 宋金铃 宓道生 宗座外方傳教會 宗教改革 宜蘭市 宜蘭縣 实茂芳 审温·列边阿答 宣元至本经 宣道會 家雅各 容懿美 富善 富成功 富格辣 富济才 富能仁 富马利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寶復禮 寺廟 尊经 小文惠廉 尚惟善 尹士嘉 尼布楚條約 屈穆尔 山嘉利 山宗泰 崇祯历书 崔良業 工業革命 巴友仁 巴富义 巴慕德 巴敌亚 巴明善 巴爱梅 巴耆贤 巴色会 巴若兰 巴范济 巴辅胜 巴黎 巴黎外方传教会 师图尔 师惟善 师达能夫妇 希贤 (主教) 席胜魔 平信徒 年文思 广学会 庄才伟 庇护十二世与中国 庇護十一世 庇護十二世 序听迷诗所经 库寿龄 库思非 康济民 康熙历狱 康熙帝 廈門 廣西西林教案 张刚毅 張聰明 張誠 (傳教士) 弼利民 彭道传 後龍 徐光启 徐德新 徐懋德 徐日升 徐类思 德·龙如美 德为能 德化隆 德奥理 德富士 德希聖 德文彬 德斯马曾 德方济 德日进 德本康 德玉明 德馬太 志玄安乐经 怀履光 怀德 怀礼 恒慕义 恒约翰 恩礼奇 惠化民 惠济良 愛丁堡 愛丁堡大學 慈幼會 慕拉第 慕稼谷 慕究理 慕高文 戴乐安 戴佐施 戴存义 戴存仁 戴安德 戴德明 戴德生 戴济世 戴费马利 戴進賢 戴马利亚 才尔孟 扬州教案 扶植义 拉班·扫马 拜上帝會 控诉运动 摩嘉立 收復失地運動 改革宗 敏豆 教会 教堂 教師 教會 教案 (宗教) 文乃史 文乃尔 文建會 文怀恩 文惠廉 文致和 文贵斌 文阿德 斐尧臣 新加坡 新北市 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 新店 新遺詔聖經 方济众 方济会 方济各会 方濟·沙勿略 方濟嘉布遣會 方若望 施师母 施恩 (主教) 施方济 施更生 施约瑟 施美夫 施美志 施达德 日本 日本基督教 明位笃 明恩溥 明朝天主教 明清战争 明稽章 易兴化 易德謙 昭聖太后 昭顯世子 晏文士 晏玛太 晏陽初 普天頌讚 景净 景教 景教三威蒙度讚 景教經典 曹州教案 曹雅直 會昌毀佛 朝鮮半島基督教 朝鲜王朝 本笃会 本篤會聖奧提來會 朱宗元 朱开敏 朱慈煊 朱洪声 李之藻 李修善 李儲文 李宏治 李常受 李庥 李承薰 李提摩太 李文秀 (主教) 李明 (传教士) 李添嬡 李满 李爱锐 李秀芳 李科羅 李美琳 李萬美 李路加 杜仲贤 杜保禄 杜儒德 杜公斯 杜善牧 杜安坤 杜巴尔 杜德珍 杜杭 杜步西 来必翰 来浩德 杨光被 杨宓贵灵 杨廷筠 杨恩赉 杨智敬 杨格非 杨真崇 杨顺 杨顺 (传教士) 東方亞述教會 東正教北京傳道團 松山區 (臺北市) 林化東 林嘉善 林嘉美 林巧稚 林得时 林懋德 林查拉 林樂知 林献羔 林茂德 林鄧璐德 林鴻信 柏乐文 柏增 柏尔根 柏格理 柏郎嘉宾 柏锡福 柏露梯 柏高德 查宗夏 柯为良 柯林 格寿平 格拉蒂丝·艾伟德 桑傑斯 桑黻翰 梁发 梅占魁 梅威良 梅寶善 梅德尔 (耶稣会) 梅滕更 梅理士 梅耿光 梅致远 梅雅谊 梵蒂岡 梵諦岡 楊光先 楊睦多 樊体爱 樊国梁 樊守义 樞機 橫濱港 檳城 欧培徒 欧弥格 欧柏林学生志愿传道团 歌劇 正教會普世宗主教聖統香港及東南亞都主教教區 步堅牧 步天衢 武则天建天枢 武成献 武林吉 歷山七世 死海 殉道 殷德生 殷森德 比布斯二心會 毕天荣 毕学源 毕方济 毕海澜 毕范宇 汉斯·昆 汕頭 江守道 江成德 江类思 汤爱玲 汤若望 汤蔼礼 沈士杰 沈雅各 沙德纳 河南省 泉州 法國 法来善 波乃耶 (传教士) 洛维水 洪主教 洪广化 洪秀全 洪若翰 浙江強拆十字架運動 海上丝绸之路 海外基督使團 海思波 海恒博 海淑德 海雅西 淡水區 淡水女學堂 淡江中學 清廷 清法戰爭 温敦 湛約翰 湯執中 湯漢 溫樂鍾 满德贻 滬尾偕醫館 漢人 漢名 漢語神學 漢語神學運動 潘慎文 潰爛 澎湖 澳底 澳门基督教 濮登博 炮击天安门案 爱丁堡城堡 爱德华·高尔文 牛津學堂 牧師 牧灵圣经 狄乐播 狄嘉略 狄考文 狄邦就烈 狄隆 献堂献庙 王令赓 王守礼 王徵 (天啓進士) 王志明 (牧师) 王怀仁 王明道 王明道反革命集团案 王致诚 王良佐 王载 玛利诺外方传教会 玛高温 班为兰 班錫宜 理一视 瑞典行道会 甘维德 甘藍菜 生理學 田嘉璧 田法服 田瑞玉 田耕莘 甲午戰爭 畢啟 瘧疾 白冷外方傳教會 白化東 白多祿 白思德 白振铎 白斯德望 白明德 白晋 白汉理 白約翰 白英奇 白萬樂 白話字 百家姓 皇后大學 (加拿大)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皮漱石 益世报 监理会 盖利 盖士利 盖群英 盖落洼 真理大學 真耶稣教会 石俊聲 石德懋 石美玉 碧盧夫人 祁棟樑 祁济众 祁類思 祁高德 祝名扬 祝康宁 祝福 (主教) 神的概念 禄赐 福尔德 福建水师 福开森 福漢會 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 福珍妮 福益华 福若瑟 福音 禮拜堂 秀耀春 秦右 程吕底亚 穆導沅 穆尼閣 穆清海 章必成 章约翰 童跟福 競技場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简明 米勒耳 米尔士 米幹 米憐 紀理安 紀隆 約旦 紅海 純德女中 維多利亞港 (加拿大) 維蘇威火山 约翰·马骥 纪好弼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语录 维昌禄 罗培德 罗孝全 罗文藻 罗明坚 罗竹风 罗约翰 罗罗各 罗锦章 罗雅谷 羅民勞 羅馬 美以美会 美元 美北浸礼会 美北长老会 美南浸信会在华传教士列表 美南长老会 美国公理会中国差会 美国圣公会 美在中 美魏茶 義大利 翟守仁 翟辅民 翟雅各 耀漢小兄弟會 耶和華 耶稣会 耶稣家庭 耶穌聖心傳教會 耶路撒冷 耿其光 耿惠廉 聂会东 联合礼拜 聖保羅大教堂 聖公會港澳教區 聖劉方濟 聖座 聖彼得大教堂 聖教三柱石 聖方濟沙勿略會 聖母無染原罪司鐸會 聖母聖心愛子會 聖經 聖經思高本 聖經新譯本 聖經現代中文譯本 聖詩 聖雷鳴道 聖餐 聶斯托留十字架 胡其昭 胡士托 (安大略省) 胡幹普 胡振中 胡縛理 胡约翰 胡蘿蔔 胡进洁 胡遵理 能方济 臺北 臺北縣 (日治時期) 臺灣原住民族 臺灣海峽 臺灣漢字 臺灣語言列表 興光啟 舊金山 舒展 (1906年) 舒德 舒德禄 舒福隆 艋舺 艾儒略 艾原道 艾启蒙 艾士杰 艾定禄 艾得理 艾渥德 艾立法 艾约瑟 艾若亚敬 艾若瑟 艾迪绥 芜湖教案 芝蘭三堡 花椰菜 花蓮縣 花雅各 芳泰瑞 苏凤文 (天主教) 苏慧廉 苏玛素 苏迈尔 苏霖 苗其秀 若望·孟高维诺 英国圣公会 英国循道会 英国浸礼会在华传教士列表 英国长老会 英國 英屬北美 英美会 英语 英賀福 范学淹 范怀德 范礼安 范约翰 (长老会) 范若瑟 茅中砥 荷敬谦 莊思端 莫克勤 莫如德 華英字典 萬大衛 萬巴德 萬華 萬金培 葛兴仁 葛崇德 葛賚恩 葡屬澳門 董光清 董哲西 董文学 董文芳 董若翰 蒋友仁 蒙古帝国 蒲其维 蒲安娜 蒲庐 蒲敏道 蒲星氏 蒲爱德 蒲鲁士 蓝华德 蓝士谦 蓝月旺 蓝柏 蓝泽民 蓝禄叶 蔡宁 (1890年) 蕃茄 薄巳 薛承恩 薛田资 薩瑟蘭 藍德 藏經洞基督像 蘆洲區 蘆裴德 蘇伊士運河 蘇格蘭長老會 蘇格蘭高地 蘇澳鎮 (宜蘭縣) 蘇裴理斯 蘭克複 蘭學 蘿蔔 蛀牙 衛忠藩 袁相忱 裘德生 裨治文 裨爱利莎 裨益知 裴万铎 裴义理 裴来尔 西學東漸 西敏寺 解剖學 諾士神學院 譚維新 譚衛道 计志文 谢务禄 谷振声 谷源真 豪天立 費聲遠 費達德 賀清泰 賈師誼 賈玉銘 賓惠廉 贝嘉德 贝德士 贝格耨 贲德馨 费乐理 费佩德 费启鸿 费济时 费若望 贺广才 贾博慕贞 贾禄 贾腓力 贾诗礼 赐斐德 赖恩融 赛兆祥 赞美诗(新编) 赫士 赫斐秋 赵保禄 赵信义 赵复三 赵席珍 赵振声 赵炳文 赵玉明 (1914年) 赵紫宸 赵若望 越南基督教 路博施 路思义 路惠理 路懋德 路道宣 身见录 迦南诗选 道明會 遣使会 邓玉函 那不勒斯 那夏理 那夏礼 邰轶欧 邱先觉 邱瑗 邵斯 邵涤源 郎世寧 郎守信 郎怀仁 郝韪廉 郭修理 郭实腊 郭實獵 郭居静 郭德刚 郭斐蔚 郭时济 郭显德 郭西德 都士良 鄂多立克 鄂尔璧 鄂方智 鄉親 鄧炳文 重生派 金乐婷 金大建 金字塔 金尼阁 金希文 金式玉 (傳教士) 金振声 金楷理 金纯仁 金鲁贤 錫口 钟爱华 铎罗 镇压反革命运动 長崎港 長老會紀錄 門閥 開羅 閏虔益 门诺会 闵明我 闵明我 (意大利人) 闵玉清 闻声 阳霖 阿弗雷德·羅素·華萊士 阿思凌·隆巴儿底 阿爾卑斯山 阿罗本 陆方济 陳日君 陳澤民 (神學家) 陶福音 陶锡祈 陸徵祥 陸毅 (耶穌會) 隆其化 雅仁德 雅巴拉哈三世 雍正帝 雒魏林 雙連站 雷体仁 雷新基 雷永明 雷鳴遠 霍約瑟 青年聖歌 青浦教案 非基督教运动 韦如柏 韦棣华 韦理生 韩仁敦 韩伯禄 韩士杰 韩大辉 韩宁镐 韩山明 韩理加略 韩默理 顧約拿單 顺其衡 顾学德 顾巴德 顾方济 顾赛芬 颜珰 饶家驹 香便文 香港 香港基督教 香港聖公會 香雅各 馬來群島 馬偕故居 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醫學院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馬奕猷 馬廣榮 馬關條約 馬雅各 馮雅各伯 马之华 马守仁 马守真 马林 马根济 马泽轩 马熹诺 马相伯 马礼逊 马茂兰 马迪懦 马黎诺里 骆书雅 高一志 高地清洗 高学海 高弥额 高德 (传教士) 高德惠 高惠黎 高斯德 高昌景教寺院壁畫 高智 高第丕 高若瑟 (福建主教) 高金鏗 高雄市 魁北克 魁北克外方傳教會 魏特琳 魏畅茂 魏馥兰 鲁不鲁乞 鲍康宁 麥克德肯 麥大成 麦克伦 麦利和 麦嘉缔 麦嘉谛 麦甘霖 麦都思 麻安德 麻省 黃方济各 黄安素 黎克勉 黎培里 黎施德 黎玉范 黎立德 黎約翰 龍華民 龐天壽 龐懷德 龐貝城 龐迪我 龔成德 龙华民 龚品梅 龚品梅反革命集团案